[发明专利]一种肉桂多酚组合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6827.X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6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张建文;任超;李*;丛茜;普俊学;杨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4 | 分类号: | A61K36/54;A61P31/14;A61P31/16;A61P31/22;A61K12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谢乔良;王远同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桂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桂多酚组合物的应用。肉桂多酚组合物的应用为所述的肉桂多酚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感染疾病药物或药械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肉桂多酚组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基于中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和总鞣质、总糖含量测定技术建立了肉桂多酚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经研究证实,符合本发明质量控制要求的肉桂多酚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本发明中的肉桂多酚组合物,具有药效物质基本明确,质量可控,药效更强的特点,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桂多酚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病毒是人和动物体的重要病原体。据统计,目前80%以上的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许多非传染性疾病也与病毒感染有关。目前针对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主要以抗病毒药物及特异性疫苗的应用为主。然而多数病毒性疾病至今尚无特效药物,能够应用疫苗进行防治的病毒性疾病也非常有限。病毒的变异也使有些疫苗的临床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迄今为止,病毒性疾病仍然是医学界感到棘手的一类疾病。中医药对某些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如艾滋病、病毒性感冒与麻疹、疱疹、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等)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在2003年的SARS治疗过程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引起世界的关注,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的肯定(罗云坚、罗翌、李际强,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3):246-249)。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桂多酚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肉桂多酚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感染疾病药物或药械中的应用。
肉桂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重要本草均有记载。传统中医认为,肉桂性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效。桂皮为少常用中药,功用同肉桂,唯药力较小,作为香料和调味品广泛应用。此外,肉桂的嫩枝(桂枝)亦供药用。
《中国药典》规定肉桂为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植物肉桂(C.cassia)的干燥树皮。但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许多地区将多种植物的枝皮代肉桂使用。桂皮的基源则更多。据调查,市场上肉桂及桂皮类商品药材还涉及同属的大叶清化桂(C.cassiavar.macrophyllum)、锡兰肉桂(C.zeylanicum)、华南桂(C.austrosinense)、钝叶桂(C.bejolghota)、阴香(C.burmanni)、天竺桂(C.japonicum)、银叶桂(C.mairei)、香桂(C.subavenium)、柴桂(C.tamala)、川桂(C.wilsonii)等多种植物(楼之岑、秦波,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1册,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03-251)。由于药材性状相似,鉴别较为困难,实际常有混用的情况。
研究表明肉桂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单萜、倍半萜、二萜、皂苷、香豆素、多酚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肉桂及其所含的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多集中于抗菌、抗氧化、降血糖、抗醛糖还原酶、抗炎、抗补体、抗肿瘤活性,以及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赵凯,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肉桂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研究,2013)。
本发明公开了肉桂多酚组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基于中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和总鞣质、总糖含量测定技术建立了肉桂多酚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经研究证实,符合本发明质量控制要求的肉桂多酚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本发明中的肉桂多酚组合物,具有药效物质基本明确,质量可控,药效更强的特点,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12批肉桂多酚组合物样品红外指纹图谱叠加示意图;
图2为肉桂多酚组合物对照指纹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气喘病的药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