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尘脱硝装置及除尘脱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3603.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曾昌伍;钱毅;侯克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脱硝装置及除尘脱硝方法,属于空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治理力度也越来越大。电厂锅炉排放的尾气同时含有粉尘和氮氧化物的。目前工艺需要单独除尘和单独除氮氧化物(俗称脱硝),这样设备占地面积大,系统阻力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尘脱硝装置及除尘脱硝方法,该除尘脱硝装置解决了烟气除尘和除氮氧化物需要分开各自使用专用设备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除尘脱硝装置包括除尘脱销室,除尘脱销室中设有若干个除尘脱销管件,每个除尘脱销管件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过滤膜、过滤袋、脱硝多孔结构,除尘脱销管件上端设有反吹管。
所述脱硝多孔结构为若干层多孔板卷成的圆柱面,每层多孔板表面及孔洞表面均附着脱硝催化剂。
所述脱硝多孔结构的多孔板层数≥2层。
所述除尘脱销室底部设有灰斗。
所述脱硝多孔结构的中心线与反吹管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一种除尘脱硝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气:将含尘、含氮氧化物气体排入除尘脱硝室内;
步骤二,除尘:进入到除尘脱硝室内的含尘、含氮氧化物气体依次通过滤膜、过滤袋进行过滤除尘;
步骤三,脱销:过滤除尘后的气体进入脱硝多孔结构,脱硝多孔结构上的脱硝催化剂与气体反应;
步骤四,气流反吹:当滤膜外附着粉尘达上一定厚度后,从反吹管上端通入清洁的高压气流,清洁的高压气流经过脱硝多孔结构、过滤袋、滤膜,把附着在滤膜上的粉尘以块状吹落,落入除尘脱硝室底部的灰斗内;
步骤五,排尘排气:将步骤三中反应后的气体和步骤四中落入除尘脱硝室底部灰斗内的粉尘排出除尘脱硝室。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及方法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除尘脱销室中设有若干个除尘脱销管件,每个除尘脱销管件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过滤膜、过滤袋、脱硝多孔结构,这样含尘、含氮氧化物气体先通过过滤膜、过滤袋将粉尘过滤掉,然后通过脱硝多孔结构将气体进行脱销处理;
2、由于除尘脱销管件上端设有反吹管,这样当滤膜外附着粉尘达上一定厚度后,从反吹管上端通入清洁的高压气流,清洁气流经过脱硝多孔结构、过滤袋、滤膜,把附着在滤膜上的粉尘以块状吹落,落入除尘脱硝室底部的灰斗内,防止了灰尘堵塞气体进入到脱硝多孔结构中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除尘脱销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脱硝多孔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中脱硝多孔结构的展开放大示意图。
其中有:1. 过滤膜; 2. 过滤袋;3. 脱硝多孔结构;3-1、多孔板;4. 除尘脱销室;5. 反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4所示,一种除尘脱硝装置,包括除尘脱销室,除尘脱销室中设有若干个除尘脱销管件,每个除尘脱销管件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过滤膜、过滤袋、脱硝多孔结构,除尘脱销管件上端设有反吹管。
所述脱硝多孔结构为若干层多孔板卷成的圆柱面,每层多孔板表面及孔洞表面均附着脱硝催化剂。
所述脱硝多孔结构的多孔板层数≥2层。
所述除尘脱销室底部设有灰斗。
所述脱硝多孔结构的中心线与反吹管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一种除尘脱硝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气:将含尘、含氮氧化物气体排入除尘脱硝室内;
步骤二,除尘:进入到除尘脱硝室内的含尘、含氮氧化物气体依次通过滤膜、过滤袋进行过滤除尘;
步骤三,脱销:过滤除尘后的气体进入脱硝多孔结构,脱硝多孔结构上的脱硝催化剂与气体反应;
步骤四,气流反吹:当滤膜外附着粉尘达上一定厚度后,从反吹管上端通入清洁的高压气流,清洁的高压气流经过脱硝多孔结构、过滤袋、滤膜,把附着在滤膜上的粉尘以块状吹落,落入除尘脱硝室底部的灰斗内;
步骤五,排尘排气:将步骤三中反应后的气体和步骤四中落入除尘脱硝室底部灰斗内的粉尘排出除尘脱硝室。
过滤袋材质为耐高温的布料,多孔结构为合金材质,这样可以承受热胀冷缩的作用力。过滤膜附着在过滤袋上而不是附着在脱硝多孔结构上,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膨胀率的不同,热胀冷缩导致过滤膜脱落。
本申请中没有详细说明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丝阵列电极生产模具
- 下一篇:铜编织线自动焊线剪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