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眼3D指向性背光系统中减弱摩尔条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3284.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英;李焜阳;周延桂;伍代轩;马雪岩;咸昱桥;范杭;王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B27/6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裸眼 指向 背光 系统 减弱 摩尔 条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裸眼3D指向性背光系统中减弱摩尔条纹的方法,计算出菲涅尔透镜组与LCD液晶屏幕在不同角度、距离和周期比之下在LCD液晶屏幕产生的摩尔条纹并作图;在裸眼3D指向性背光系统中菲涅尔透镜组与LCD液晶屏幕的周期性信息所产生摩尔条纹视觉对比度分布图中,找出菲涅尔透镜组与LCD液晶屏幕距离以及角度的最优值;根据所找出的菲涅尔透镜组与LCD屏幕的距离以及角度的最优值来构建3D指向性背光系统。本发明在不影响裸眼3D系统的视觉享受的同时,减弱摩尔条纹得,可以大幅度提高视觉感官视图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眼3D显示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裸眼3D指向性背光系统中减弱摩尔条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摩尔条纹通常在两个或多个周期性结构叠加时会产生,这是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几何效应。莫尔效应会使得原本的图像上出现干扰性的条纹,干扰图像的显示,使图像在图形以及色彩上产生失真。
裸眼3D系统中,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背光源,菲涅尔透镜组,LCD液晶屏,视点,由不同背光组合投影出的不同画面分别到达视区的不同位置达到裸眼3D的效果。其中,近似周期性排布的菲涅尔透镜组与拥有周期性排布的像素点的LCD屏幕的叠加,会造成在LCD屏幕的某些区域出现较为明显的摩尔条纹,影响图像质量,降低观看体验。这个问题在很多显示领域上都会出现,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图像传感器的色彩滤镜上有分辨率较为相近的周期结构,摩尔条纹就会出现明显摩尔条纹。而在3D裸眼系统中摩尔条纹更为明显。在基于等高菲涅尔透镜的裸眼3D系统中,菲涅尔透镜组的中部会出现明显的摩尔条纹,严重地影响了视觉的感观。因此,减弱浮现在LCD屏幕上的摩尔条纹效应,成为裸眼3D显示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减弱摩尔条纹效应的主要手段是破坏系统的周期性结构,这一手段可较为明显地减弱周期结构叠加引起的莫尔效应。但是在部分裸眼3D显示系统中,菲涅尔透镜组的结构是实现裸眼3D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改变它的周期性结构,而使用市场上少有的非周期排布的LCD屏幕,不利于裸眼3D的商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裸眼3D指向性背光系统中减弱摩尔条纹的方法,在不影响3D指向性背光系统的视觉享受的同时,摩尔条纹得到较大的减弱,可以大幅度提高视觉感官视图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裸眼3D指向性背光系统中减弱摩尔条纹的方法,所述裸眼3D指向性背光系统包括依次排布的背光光源、菲涅尔透镜组、LCD液晶屏幕和虚拟接收器,包括以下步骤:
S1:点亮背光光源,背光光源以光子为单位向各个方向发射,光子经过菲涅尔透镜组打在LCD液晶屏幕的子像素光栅上,被分成不同颜色,进而被位于视区的虚拟接收器接收;菲涅尔透镜可看做一种准周期性节构的光栅,LCD液晶屏幕中每个单元均可看作一系列的不同颜色透过的周期性子光栅的叠加。
S2:去掉视区中虚拟接收器,直接分析打在LCD屏幕上的光子的分布情况,调整LCD液晶屏幕与透镜的距离范围以及角度范围,模拟光子打在LCD液晶屏幕上三原色子像素光栅的一维亮度分布;
S3:计算出菲涅尔透镜组与LCD液晶屏幕在不同角度和周期比之下在LCD 液晶屏幕产生的摩尔条纹并作图;
S4:在裸眼3D指向性背光系统中菲涅尔透镜组与LCD液晶屏幕的周期性信息所产生摩尔条纹视觉对比度分布图中,找出菲涅尔透镜组与LCD液晶屏幕距离以及角度的最优值;
S5:根据所找出的菲涅尔透镜组与LCD屏幕的距离以及角度的最优值来构建3D指向性背光系统。从而确定背光光源,菲涅尔透镜组以及LCD屏幕的相对位置,从而设计出一款可有效消除摩尔条纹效应的裸眼3D指向性背光显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