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醇水溶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3177.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秦庆伟;苟格;彭达平;郭海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9/04;C08F8/00;C08F218/08;C08F222/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高彬 |
地址: | 40125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膜 制备 弱碱性 耐酸碱性能 液体洗涤剂 聚乙烯醇 耐氯离子 醇解度 聚合度 拉伸性 氯离子 弱酸 水溶 农药 | ||
一种聚乙烯醇膜,由含有改性聚乙烯醇的原料制得,其中改性聚乙烯醇的聚合度1000~3000、醇解度80~99.9(mol)%,且改性聚乙烯醇分子中含有‑COONa基团,‑COONa基团的含量为0.01~3.0(mol)/kg·PVA。本发明制备的聚乙烯醇膜耐酸碱性能好,拉伸性好,可耐氯离子环境,在包装具有弱碱性的液体洗涤剂、包装具有弱酸或弱碱性的药品,以及包装含氯离子的农药等应用领域相对于常规聚乙烯醇膜具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醇膜,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醇水溶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对人体无毒、无味、无害,与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同时其致密性好、结晶度高,粘接力强、制成的薄膜柔韧平滑、耐油、耐溶剂、耐磨耗、气体阻透性好,兼具水溶和可生物降解性,所以人们都很期待其能广泛用于农用地膜、食品包装等领域,以改变目前白色污染的泛滥局面。
关于聚乙烯醇膜的研究,国内外同行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中国专利CN104497456A,报道了一种聚乙烯醇水溶膜,采用聚乙烯醇、甘油、聚乙二醇、柠檬酸三乙酯和乙醛混合后升温制备得到;该专利制得的聚乙烯醇膜能够快速被水溶解,解决了环保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土地资源的被浪费,有效缓解土地的紧张,但是该聚乙烯醇膜的拉伸性、耐酸碱性等性能较差,同时其制备方法需要专门的挤出机进行造粒,生产周期长,技术难度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又比如中国专CN101367953A,公开了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生产方法,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升温、脱泡、流延涂布生产PVA膜;该专利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但是制得的膜强度不高,耐候性能较差,不能适用于酸、碱性等特殊条件的环境,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膜,该膜拉伸性能好,耐酸碱性能好。
本发明所述百分比除特别说明外,均为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乙烯醇膜,由含有改性聚乙烯醇的原料制得,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的聚合度1000~3000、醇解度80~99.9(mol)%,且改性聚乙烯醇分子中含有-COONa基团,-COONa基团的含量为0.01~3.0(mol)/kg·PVA。
为了增加聚乙烯醇膜的耐候性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上述原料中还包含增塑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上述增塑剂可以是丙三醇、乙二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上述增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改性聚乙烯醇的质量约为0.1%~25%。
为了利于聚乙烯醇膜与膜之间的分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上述原料中还包含开口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上述开口剂可以是气相二氧化硅、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上述开口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改性聚乙烯醇的质量约为0.01~0.6%。
为了保持聚乙烯醇的性能,拓宽膜的应用领域,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上述原料中还包含适量常规聚乙烯醇,其中改性聚乙烯醇在膜中的质量含量为40~96%。
本发明常规聚乙烯醇的用量在膜中的质量含量为4~60%为宜,具体用量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聚乙烯醇薄膜的应用领域确定。
本发明“改性聚乙烯醇在膜中的质量含量”指的是在制备聚乙烯醇膜过程中,改性聚乙烯醇在所有原料(不包括水)中的质量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