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粮食射频处理的杀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2917.1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赵义存;杨瑞金;颜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9/04 | 分类号: | A23B9/04;A23B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食 射频 处理 杀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粮食射频处理的杀虫方法,属于粮食存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每个国家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据统计全世界粮食总产量达58957万吨,粮食霉变及虫害损失近5000多万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0%,损失严重。大米是粮食中最难保存粮品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6),全世界每年有15%~16%大米因收获后储藏和加工不当而导致损失。全世界约有39个国家、超过世界半数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亚洲对大米的依赖性最强,我国也是稻米的消费大国,约有67%的居民以稻米为主食,为此,如何解决大米及稻谷贮藏过程中的虫害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食品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传统的大米和稻谷防虫方法主要有低温、气调、化学熏蒸等,这些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害虫的滋生,但难以杀死虫卵,又因操作繁琐和可能的化学污染和试剂残留等问题而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摒弃,而且随着害虫对药剂的抗性问题日益严重,化学储藏应用已逐渐被取缔。此外,高温蒸汽(80℃-100℃),辐照技术,微波技术等新技术也相继被应用于大米和稻谷杀虫,但由于其处理后大米的质量下降,辐照处理的安全性还不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且微波处理具有固有的穿透深度限制,受热不均匀,微波能耗增加,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蓝值增加等问题的存在,寻求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虫方法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的重大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粮食的射频杀虫方法,是应用射频杀虫处理装置,控制谐振频率为27.12MHz,功率为3-15kW,极板间距为40-140mm,粮食平铺在传送带上,厚度10-25mm,处理时间50-420s,腔内的辅助温度50-55℃,传送带作往复运动进行射频杀虫处理,粮食出射频腔的温度控制在50-72℃。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将粮食平铺在传送带上是将粮食以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后平铺置于输送带中心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射频处理腔内的辅助温度由≥55℃的热风提供,杀虫处理结束后的粮食应及时进行冷却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谐振频率替换为13.56MHz、或40.68MHz。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粮食包括大米或稻谷。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用于杀灭的害虫包括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米蛾、米象、谷蠹、杂拟谷盗;所述不同生长阶段是指卵、幼虫、蛹、成虫。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方式为在自然或强制空气条件下将粮食温度冷却至35℃。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杀虫处理装置公开于申请号为201510234110.9的发明专利申请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虫方法是应用射频杀虫处理装置,控制谐振频率为27.12MHz,功率为3kW,极板间距为40mm,样品厚度15mm,处理时间420s,射频处理腔内的辅助温度为55℃,传送带作往复运动进行射频杀虫处理,粮食出射频腔的温度控制在62℃。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虫方法是应用射频杀虫处理装置,控制谐振频率为27.12MHz,功率为6kW,极板间距为60mm,样品厚度25mm,处理时间210s,射频处理腔内的辅助温度为50℃,传送带作往复运动进行射频杀虫处理,粮食出射频腔的温度控制在50℃。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方法在粮食加工和储存领域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杀虫的方法,该方法处理时间短,杀虫彻底,又对大米的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稻谷的制米品质和发芽率等基本没有影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样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采用此方法既能迅速彻底杀灭大米和稻谷中的害虫及虫卵杀虫率可达100%,且储藏9个月后,大米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稻谷发芽率及制米品质无明显变化,处理后的粮食常温条件下存储保质期为2年。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生长阶段的米蛾存活状态图;
图2为功率3kw的RF处理过程中不同极板间距对粮食样品升温速率的影响关系图;
图3为功率3kw的RF处理过程中不同粮食样品厚度对样品升温速率的影响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甜玉米抗氧化品质的热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谷物晾晒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