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92594.6 申请日: 2016-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6692985B 公开(公告)日: 2020-03-31
发明(设计)人: 吴振;杨勇;谭红军;詹永;陈岗;罗杨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47/69 分类号: A61K47/69;A61K31/122;A61K47/36;A61P31/04;A61P3/04;A61P7/04;A61P25/00;A61P21/00;A61P11/14;A61P7/10;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代理人: 黎昌莉
地址: 400065 重***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黄 聚糖 包合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和食品医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的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由大黄酚和葡聚糖制备而成,所述大黄酚和葡聚糖的摩尔比为0.001‑150:2000。与现有大黄酚制剂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相比,本发明的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可以显著降低这种刺激作用。本发明的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可以延长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形成缓释特性。本发明的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具有保护胃肠道黏膜、调理胃肠道功能、抗菌抗炎的作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作用优于市场上常用的药剂产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和食品医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的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中草药减肥药或保健食品其中一个主要作用机制分就是抑制肠道消化吸收(奥利司他),其机制主要是作为肠道的胰脂肪酶抑制剂,它可使胰脂肪酶的活性降低,使人的脂肪不能分解,同时减低肠道对脂肪酸的运输。减少脂质的吸收达到目的。但是,长期服用这种药物或者保健食品,会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负荷加重,对胃肠道的造成病理损害。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市场需要研制开发来源于天然、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的防治腹泻和改善胃肠道功能的新型口服制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长期腹泻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众多,因此开发此类制剂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在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有些提取物具有非常好的健胃肠活性。古代学者认为,脾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脏器之一,其功能不仅关系着人体的生理健康,且对人体的生命功能至关重要。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对维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大黄酚(chrysophanol,Chr)是一种蒽醌衍生物,化学名为1,8-二羟基-3-甲基蒽醌,是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等中草药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兴奋神经、麻痹肌肉、止咳、利尿、抗癌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黄酚还具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并且有抗大鼠肝、脑过氧化脂质生成的作用。但大黄酚具有味苦、对胃有刺激性,基于此,需要一种载体将大黄酚包合,减弱其对胃肠的刺激性,但是目前采用的脂质体或者环糊精等方式其包合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的大黄酚包合物,以克服现有大黄酚应用技术存在的刺激胃肠道的缺陷。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使用含大黄酚的大黄、虎杖、决明子等中草药来进行减肥的缺点在于会导致腹泻,而葡聚糖包合可以减缓或者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在改善胃肠道功能方面具有满意的效果。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口服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后可长时间黏附与小肠壁而不被排入大肠,可有效延长药物在小肠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另一方面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可以改善胃肠道的额菌群平衡。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首先在于提供一种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本包合物内容物包含大黄酚、葡聚糖。可有效帮助人们排肠毒、宿便,且无任何副作用,可避免服用单纯服用大黄酚或者西药引发的多种并发症,利于人体养生、美容,适合各种人群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所述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由大黄酚和葡聚糖制备而成,所述大黄酚和葡聚糖的摩尔比为0.001-150:2000。

进一步,所述的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所述大黄酚和葡聚糖的摩尔比为50-100:2000。

进一步,所述的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所述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由大黄酚、葡聚糖和淀粉制备而成,所述大黄酚、葡聚糖和淀粉的摩尔比为0.001-150:2000:1000-2000。

优选的,所述的大黄酚葡聚糖包合物,所述大黄酚、葡聚糖和淀粉的摩尔比为50-100:2000:1500-18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