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ID控制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230.8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萍;夏日婷;朱燕苹;杨立杰;李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801 | 分类号: | H04L12/801;H04L12/823;H04L12/863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id 控制器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拥塞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PID控制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相关参数的定义及初始化;将PID控制技术与主动队列管理方法相结合得到的PID队列管理拥塞算法嵌入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环境中;用单神经元控制技术对PID控制器参数KP、KI、Kd进行整定;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初始参数KP0、KI0、Kd0和单神经元学习速率η1、η2、η3进行在线寻优;通过单神经元控制技术得到PID控制器的三个自适应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环境的参数KP、KI、Kd后,计算丢弃概率p(k),依概率p(k)丢弃数据包;
相关参数的定义:
KP为比例运算系数,KI为积分运算系数,Kd为微分运算系数;
KP0、KI0、Kd0为PID三个参数KP、KI、Kd的初始值;
K为单神经元的增益,K0;
η1、η2、η3为单神经元学习速率;
q0为期望队列长度;
q为瞬时队列长度;
p(k)为丢弃概率;
粒子群的规模为N=30;
粒子的维数D=6;
粒子群惯性权重最大值w_max=0.9;
粒子群惯性权重最小值w_min=0.4;
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的最小值Kp_min=KI_min=Kd_min=0.0001;
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的最大值Kp_max=KI_max=Kd_max=10;
V_min、V_max为粒子群速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c1、c2为粒子群算法学习因子;
e(t)是e(k)的时间连续值;
p(k)、p(k-1)是单神经元PID控制器输出的第k和第k-1个丢弃概率离散值;
Xi(t)是粒子i在求解空间中t时刻解的位置;
f(Xi(t))是Xi(t)的适应度值;
Pi(t)是粒子i所经历的求解空间中t时刻解的最好位置;
f(Pi(t))是最好位置Pi(t)的适应度值;
(1)所述的用单神经元控制技术对PID控制器参数KP、KI、Kd进行整定,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算法的输入量x1(k)、x2(k)、x3(k),其中,x1(k)为瞬时队列长度q与期望值q0的误差,x2(k)为误差的一次差分,x3(k)为误差的二次差分,单神经元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其中,wi(k)为xi(k)的权重,分别对应于PID算法的KP、KI、Kd;u(k)为单神经元的输出;
2)采用有导的Hebb学习算法来调节加权系数wi(k),其表达式为:
wi(k+1)=wi(k)+ηiz(k)u(k)xi(k)
其中,z(k)为输出误差信号,z(k)=e(k);w1(0)、w2(0)、w3(0)是KP、KI、Kd的初始值KP0、KI0、Kd0;η1、η2、η3为不同的学习速率系数;
3)单神经元控制器是通过调整输入变量xi(k)的权重wi(k)来实现自适应调整的,为了实现算法的收敛性和鲁棒性,采用规范化学习算法进行处理,则表达式可以写成下式:
其中,w′i(k)可表示为:
(2)所述的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初始参数KP0、KI0、Kd0和单神经元学习速率η1、η2、η3进行在线寻优,包括如下步骤:
1)对粒子群中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进行随机初始化,设一个粒子群的种群规模为N,N=30,每个粒子代表D维搜索空间中的一个解,D=6,即粒子群单神经元初始化参数为6个:KP0、KI0、Kd0、η1、η2、η3;其中粒子i在求解空间中t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分别表示为:
Xi(t)=(xi1,xi2,…,xiD),Vi(t)=(vi1,vi2,…,viD);
2)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
3)计算粒子i所经历的求解空间中t时刻的最好位置Pi(t)=(pi1,pi2,…,piD),计算群体中所有粒子经历过最好位置,即全局最好位置G=(pg1,pg2,...,pgD),其中粒子所经历的最好位置由式(1)决定:
群体的全局最好位置G=(pg1,pg2,...,pgD)中的下标g由式(2)确定:
4)对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进行进化,在标准PSO模型中,粒子在每一维上的速度和位置更新公式如下:
Vid(t+1)=wVid(t)+c1r1id(t)(Pid(t)-Xid(t))+c2r2id(t)(Pid(t)-Xid(t))
Xid(t+1)=Xid(t)+Vid(t+1)
式中,Vid和Xid分别表示第i个粒子第d维的速度分量和位置分量,Pid为第i个粒子第d维所经历的历史最佳位置分量,Pgd为群体所经过的第d维全局最佳位置分量;w为惯性权重,决定了粒子对当前速度的继承度;r1id和r2id为第i个粒子第d维的随机因子,其取值为[0,1]区间内均匀分布且相互独立的随机数;c1为个体认知加速系数,表示粒子对自己经历过的历史最佳位置的记忆,c2为群体认知加速系数,表示粒子对整个种群所经历过的历史最佳位置的记忆能力,学习因子的存在使得粒子具有自我总结和向群体中最优个体学习的能力,通过两种能力的相互补充协调,粒子不断向着全局最优位置或局部最优位置靠近;
5)判断结束条件,如果未进化到预先设定的迭代次数,返回步骤2)执行步骤2)至步骤4)内循环,否则结束迭代,得到寻优的全局最好位置G——优化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初始参数KP0、KI0、Kd0和单神经元学习速率η1、η2、η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2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管提取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