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钢—混凝土连接井在水下干燥环境中进行管道连接的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1691.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李国洪;边江;黄峰;杨荔;王勇;沈文;魏斌;魏耀红;皮文强;徐雯婷;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钢板 井筒 基坑 干燥环境 沉管 混凝土连接 管道连接 回填 工法 竖槽 下沉 设计位置 周边环境 支护 管连接 预留的 标高 就位 抽干 井内 压管 止水 制作 切割 开挖 取出 占用 地质 水面 | ||
一种利用钢—混凝土连接井在水下干燥环境中进行管道连接的工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同时在连接井的设计位置,水下开挖放置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的基坑;S2、将制作的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浮运至设计连接井的基坑处下沉,就位;S3、将连接井基坑内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的外侧回填至沉管设计底标高;S4、将预留的竖槽在水下进行切割并取出,进行沉管沉放,再将竖槽放置于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内原位;S5、抽干连接井内的水,再进行沉管连接、压管及回填。其优点是:利用本方法解决了水面以下管道无法在干燥环境中进行连接的问题,减少水下沉管连接占用水面积大、时间长,且周边环境、地质等影响而造成支护难度大、止水效果差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钢—混凝土连接井在水下干燥环境中进行管道连接的工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各地均在加大水环境治理、区域供水等方面的建设工作,部分工程涉及沉管管道过江、河、湖,但是通常存在水面宽阔,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且堤坝的安全也要保护,有些管道需要在水面以下干燥环境中进行焊接连接。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工法进行施工。
目前,埋地过河管道一般采用顶管、沉管、或围堰开挖埋管等方式。对水深较大、有通航要求的江、河、湖等,不宜采用围堰开挖埋管。受周边环境条件、堤坝的要求,地质条件的限制,压力管道需在水面以下进行焊接连接;目前,水下在干燥环境中连接的方法主要采用围堰、钢板桩支护等方法开挖施工,此方法占用水面面积大,时间长,对环境和防洪都有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设计一种利用钢—混凝土连接井在水下干燥环境中进行管道连接的工法,以解决占用水面积大、时间长,影响环境与防洪等问题,同时也克服了因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等的影响而造成的支护难度大,止水效果差的难题。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利用钢—混凝土连接井在水下干燥环境中进行管道连接的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同时在连接井的设计位置,水下开挖放置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的连接井基坑a;
S2、将制作的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浮运至设计连接井基坑a处下沉,就位;再在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内灌注混凝土b进行封底,并向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的第二容置腔内灌注混凝土b,以形成钢—混凝土连接井;
S3、将连接井基坑a内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外侧回填至沉管c设计底标高d处,并找平,以满足沉管施工要求;
S4、将预留的竖槽在水下进行切割并取出,进行沉管c的沉放,然后将取出的竖槽槽板下部切割为与沉管c大小相同的半圆e,再将切割后的竖槽放置于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内原位置,使得沉管c卡合于竖槽底部半圆e内,最后在竖槽内灌注混凝土b;
S5、抽干连接井内的水,再进行沉管c的焊接连接、压管及回填。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包括:两块第一双层钢板、两块第二双层钢板,所述第一双层钢板与所述第二双层钢板垂直设置,每相邻两块所述第一双层钢板之间焊接有一所述第二双层钢板,使得两块所述第一双层钢板、两块所述第二双层钢板共同构成一带第一容置腔的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
其中,所述第二双层钢板内设置有由钢板组成的竖槽,用于实现沉管的沉放。
一种利用钢—混凝土连接井在水下干燥环境中进行管道连接的工法,其优点是:利用钢—混凝土连接井解决了水面以下管道无法在干燥环境中进行连接的问题,减少水下沉管连接占用水面积大、时间长,以及因周边环境、地质等的影响而造成支护难度大、止水效果差的难题;
再者,上述方法中所使用的长方体双层钢板井筒内竖槽的结构设计,使得本方法环保、防洪、可行、有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6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扫机构及清扫车
- 下一篇: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