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等离子体的车辆或室内灭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0484.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崔银河;李相学;洪英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裴晙享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A61L9/20;A61L9/014;A61L9/16;A61L2/14;A61L2/10;A61L2/26;H05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李盛泉;孙昌浩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等离子体 车辆 室内 灭菌 | ||
1.一种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生电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体源;
风扇,向从所述等离子体源放电的等离子体流施加推进力;以及
紫外线灯以及活性炭,布置于等离子体流经的流路,
所述等离子体源在由绝缘体形成的第一基板形成叉形的第一电极,并利用电介质覆盖第一电极,而且在由绝缘体形成的第二基板形成叉形的第二电极,并利用电介质覆盖第二电极,
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并排地布置,且使所述叉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布置成彼此隔着间距而并排地相向的形态,
第二基板布置为面对由电介质所覆盖的第一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将氧化铝薄膜作为用于对在等离子体源覆盖电极的电介质进行保护的电介质保护膜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为了降低放电电压而调节所述基板或者电介质层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等离子体源中,将辅助基电极作为透明电极而布置在基板和叉形电极之间,而且所述辅助基电极的大小比叉形电极大1%至2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等离子体源使形成于第一基板的第一电极和形成于第二基板的第二电极布置成彼此隔着间距且并排的形态,其排列顺序为第一基板、第一电极、电介质、保护膜、间距、第二基板、第二电极、电介质、保护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空气流入口还配备有所述活性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将等离子体流经的流路构成为曲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配备:过滤器,用于对流入到等离子体源的空气进行过滤。
9.一种等离子体灭菌器,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中的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组装在壳体内,并将高电压逆变器内置于所述壳体内,以使等离子体灭菌器模块借助9V至12V的电压而被驱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其特征在于,
将加湿器进一步结合在所述等离子体灭菌器,以强化灭菌力,并将作为生成等离子体时的副产物的臭氧去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灭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体灭菌器壳体构成为壁挂式,并使形成为曲线形的等离子体流路开口部朝向正面,从而延长借助等离子体的灭菌力的作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裴晙享,未经光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裴晙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04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ZrO2短纤维增强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