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眼科装置的双层光路高精度快速对准光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89644.5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付威威;朱海龙;刘敏;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B3/15 | 分类号: | A61B3/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眼科 装置 双层 高精度 快速 对准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眼科装置的双层光路高精度快速对准光学系统,包括:第一光源、沿第一光源的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和二向色镜;与所述第一光源的照射方向不同的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的照射方向均不同的第三光源;沿所述二向色镜的反射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二透镜和二向色反射镜;以及沿所述二向色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依次设置的光阑、双层光路镜组和二维图像采集器。本发明通过对对准光路(外层光路)进行设计,即增加外层光路,从而通过成像光路(内层光路)和对准光路(外层光路)的放大率分离,既实现前后对准的灵敏度、对准精度的提高,同时能提高对准的客观性和快速性,且本系统简便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眼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眼科装置的双层光路高精度快速对准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的眼科装置如验光仪和眼底相机对人眼进行检查时,检查人员通过观察屏幕上的图像的清晰度来判断对准是否准确,且此过程耗时较长并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导致对准不准,进而导致一系列检查误差。
现有专利技术CN02122186:提出了一种眼科装置自动对准的的方法,其方法是在对准光路上放一带有两个棱镜的光圈,这个光路对瞳孔成的像是三个分离的点,根据三个分离的点的相对位置来判断对准是否准确,当三个点竖直在一条直线上时,则说明此时对准准确,当三个点呈逆时针旋转时则说明人眼和测量设备距离过远,当三个点呈顺时针旋转时,则说明人眼距离测量设备过近。此方法相比较直接观察屏幕图像的清晰度来判断是否对准的方法来说,很好的解决了对准的准确性与快速性。此方法的对准灵敏度与对准光路的光学轴向放大率直接相关,即在人眼对准时,轴向放大率越大,设备前后移动单位距离时,在采集的图像上能够观察到的三个点分离的趋势越明显,其对准灵敏度就越高,而此专利采用了人眼成像光路和对准光路共用一个光路的方法,这就使得其对准光路的轴向放大率受到成像光路的放大率的限制,而成像光路的放大率由物方视场范围(瞳孔区域)和像方成像器件有效面积约束。其放大率不可能无限制提高,这就使得对准光路的灵敏度无法进一步提高。尤其在采用小尺寸的图像采集器时(通常代表着更低的成本),由于成像光路的轴向放大率较小,此时对准光路的放大率和成像光路的放大率一致,即也比较小,这就导致对准光路的灵敏度较低,也就导致在一些需要高精度对准的仪器上(例如近视激光手术的高精度角膜曲率测量、眼压测量等),其对准精度达不到要求,限制了此方法的应用范围。
可见,现有专利方法采用的对准光路设计的对准精度受限于瞳孔成像光路的放大率,导致对准灵敏度和精度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解决现有专利方法因对准光路放大率受限而导致的对准精度问题的方案,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眼科装置的双层光路高精度快速对准光学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眼科装置的双层光路高精度快速对准光学系统,包括:
第一光源、沿第一光源的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和二向色镜;
与所述第一光源的照射方向不同的第二光源;
与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的照射方向均不同的第三光源;
沿所述二向色镜的反射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二透镜和二向色反射镜;
以及沿所述二向色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依次设置的光阑、双层光路镜组和二维图像采集器;
其中,所述双层光路镜组包括镜体、设置于所述镜体内的内层光路镜组和嵌套在所述内层光路镜组外周的外层光路镜组。
优选的是,所述镜体内部设有沿光路方向贯通的内层通道和套设在所述内层通道外围的外层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内层光路镜组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内层通道内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静脉内瘘自动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振脊被动运动外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