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柔性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9496.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伟;王丽丽;王春霞;陆振乾;宋晓蕾;贾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240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柔性 复合 纳米 纤维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柔性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包括皮层(1)和芯层(2),皮层(1)包覆在芯层(2)的外表面,皮层(1)由碳和石墨烯构成;芯层(2)为空心层,芯层(2)中设有中空纳米球颗粒(3),所述纳米球颗粒(3)由锡制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用柔性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纳米球颗粒(3)与皮层(1)的内表面连接。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用柔性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10)将石墨烯和聚丙烯腈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或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制得皮层静电纺丝液;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镍盐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或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制得芯层静电纺丝液;
步骤20)将步骤10)制备的皮层静电纺丝液和芯层静电纺丝液,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皮层静电纺丝液位于芯层静电纺丝液外侧,纺制纳米纤维膜;
步骤30)将步骤20)制得的纳米纤维膜置于管式炉中,以1~2℃/min升温至250~280℃保持1~3h,5~10℃/min升温至600~800℃保持1~4h,得到核壳结构的碳、石墨烯、镍复合纳米纤维;
步骤40)将步骤30)制备的碳、石墨烯、镍复合纳米纤维置于摩尔浓度为20~100mmol/L、温度为25~90℃的锡盐溶液中,保持2~12h,得到碳、石墨烯、锡复合纳米纤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中,制得的皮层静电纺丝液中,聚丙烯腈的质量分数为6~12%;石墨烯和聚丙烯腈的质量比为0.2~2:100。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中,制得的芯层静电纺丝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6~10%;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镍盐的质量比为1: 1~1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盐为氯化镍、硫酸镍或者乙酸镍。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0)中,静电纺丝过程中:电压为10~30 kV,纺丝液流速为0.5~3.0 mL/h,喷丝头和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10~40 cm,喷涂时间为15~60min。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0)中,碳、石墨烯、镍复合纳米纤维中,皮层由碳和石墨烯构成,芯层为空心层,芯层中含有由镍构成的实心球体颗粒。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0)中,锡盐溶液的制备过程为:将氯化亚锡、硫酸亚锡或乙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溶于水或乙醇溶液中,制成锡盐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4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