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熔体膜内微流控超细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9297.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谭晶;徐竞雯;丁玉梅;杨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42 | 分类号: | D01D5/42;D01D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牵引拉伸 拉伸 机头 薄膜 衣架 横向拉伸 挤出单元 氯纶纤维 牵引方向 牵引辊 铜条 制备方法及装置 分子微观结构 聚合物熔体膜 片材挤出机 薄膜横向 超细纤维 成型工艺 分子结构 厚薄相间 挤出机头 拉伸单元 拉伸取向 力学性能 唇口处 锯齿状 撕裂 变薄 片材 熔融 牵引 镶嵌 挤出 两边 微观 分流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熔体膜内微流控超细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装置由微流控挤出单元和牵引拉伸单元组成,微流控挤出单元包括衣架式片材挤出机机头、微流控铜条,引拉伸单元包括牵引辊、横向拉伸辊;衣架式片材挤出机头将熔融PVC物料由中间向两边分流,经过机头唇口处镶嵌的刻有沿牵引方向的沟槽的微流控铜条,使薄膜的截面形成厚薄相间的锯齿状,进入牵引拉伸单元;在牵引拉伸单元中,牵引辊的牵引速度高于机头的挤出速度,薄膜被拉伸变薄,微观分子结构在牵引方向上拉伸取向;横向拉伸辊对薄膜横向拉伸,将薄膜撕裂成大量氯纶纤维。本发明生产氯纶纤维由于经过了拉伸具有良好分子微观结构和更强的力学性能,成型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纤维制造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熔体膜内微流控超细纤维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超细纤维的生产技术与制造工艺主要有直接纺丝改良法、高分子相互并列纺丝法、静电纺丝法、剥离型复合纺丝法、多层型复合纺丝法、共混分割法和海岛法等。氯纶纤维的生产制备方法主要是溶液纺丝法,溶液纺丝需用丙酮等有机溶剂将聚氯乙烯制成溶液,再将溶液经喷丝头喷出制得氯纶纤维。
中国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154725A)公开了一种以溶液纺丝生产高阻燃性能氯纶纤维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生产效率不高,且喷射出的纤维微观结构下分子卷曲强,影响纤维的性能。所以需要一种聚合物熔体膜内微流控超细纤维制造技术。
微流控(Microfluidics)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微流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微尺度环境下具有独特的流体性质,如层流和液滴等。借助这些独特的流体现象,微流控可以实现一系列常规方法所难以完成的微加工和微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以挤出方式生产氯纶纤维,通过在片材挤出机机头加装微流控装置,使氯纶纤维的生产效率提高;通过牵引拉伸装置的拉伸作用,使纤维微观分子结构发生取向,提高氯纶纤维产品的强度。本发明将大大简化氯纶纤维的生产工艺,显著提高氯纶纤维的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合物熔体膜内微流控超细纤维制造方法,衣架式片材挤出机头将熔融PVC物料由中间向两边分流,经过机头唇口处镶嵌的刻有沿牵引方向的沟槽的微流控铜条,使薄膜的截面形成厚薄相间的锯齿状,进入牵引拉伸单元;在牵引拉伸单元中,牵引辊的牵引速度高于机头的挤出速度,薄膜被拉伸变薄,微观分子结构在牵引方向上拉伸取向;横向拉伸辊对薄膜横向拉伸,将薄膜撕裂成大量氯纶纤维。
采用上述成型方法的一种聚合物熔体膜内微流控超细纤维制造装置,由微流控挤出单元和牵引拉伸单元组成;微流控挤出单元包括衣架式片材挤出机机头、微流控铜条;其中衣架式片材挤出机机头可将熔融PVC物料由中间向两边分流,通过调节上下口模间隙调节螺钉可以调整挤出薄膜的厚度,实现纤维粗细度的调节;微流控铜条的成型表面沿挤出方向均匀刻有大量细小沟槽,使挤出的薄膜横截面呈锯齿状,齿根较薄处在受到横向拉力时容易撕裂。
本发明聚合物熔体膜内微流控超细纤维制造装置中的牵引拉伸单元包括牵引辊、横向拉伸辊;牵引辊由一对辊筒组成,一个是橡胶辊,另一个是内设冷却装置的金属辊;牵引辊的牵引速度高于机头挤出速度,使薄膜在牵引方向被拉伸,薄膜内微观分子结构在拉伸方向上取向;横向拉伸辊为两对与牵引方向呈45°夹角水平安装的夹辊,通过对薄膜加以横向拉力,将薄膜自两侧边缘向中间逐根撕裂成氯纶纤维。
本发明聚合物熔体膜内微流控超细纤维制造装置,在牵引辊与横向拉伸辊之间增设弧形辊或带左右旋螺槽的螺旋辊,经过纵向牵引拉伸的膜,在旋转的弧形辊或螺旋辊的作用下向宽度方向延展,有助于在后续的横向拉伸辊多薄膜的撕裂,出口为锯齿形的膜经过纵向拉伸后,沟槽处的薄膜非常薄,经过弧形辊或螺旋辊的横向预拉伸变得更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