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支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9242.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红;顾沈明;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3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1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移动 终端 安全 支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支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支付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智能移动终端除了具有蓝牙通话功能、GPS定位导航等功能外,智能移动终端还具有了支付功能。
目前,利用移动终端的支付很多都是小额支付,并且具有日消费额度和/或单笔消费额度。为了提高移动终端支付的便捷性,小额支付的时候,通常不需要输入支付密码,这在方便用户便捷支付的同时,也增大了支付信息被他人盗用的可能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用户的支付交易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安全地完成支付交易的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支付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至步骤6:
步骤1,智能移动终端获取其合法拥有者的动态面部图像,并由智能移动终端提取、存储该动态面部图像中双眼之间的距离、眉间距;
步骤2,智能移动终端将其合法拥有者的动态面部图像分解成预设帧数的静态面部图像,并以其中任意一个静态面部图像作为该合法拥有者的面部特征图像;
步骤3,智能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受到操作者的支付操作时,智能移动终端启动摄像程序,并自动采集当前操作者的动态面部图像;
步骤4,智能移动终端对步骤3中动态面部图像的双眼之间的距离以及眉间距进行提取,并同时将步骤3中的动态面部图像分解成同步骤2中预设帧数相同的静态面部图像,且智能移动终端选取其中任意一个静态面部图像作为当前操作者的面部特征图像;
步骤5,智能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操作者的面部特征图像与其合法拥有者的面部特征图像一致,且当前操作者动态面部图像与其合法拥有者动态面部图像所对应的双眼之间距离、眉间距均一致相同时,则智能移动终端认定当前操作者为其合法拥有者,并执行步骤6;否则,智能移动终端认定当前操作者不是其合法拥有者,并且智能移动终端拒绝执行当前操作者所作出的任何操作指令;
步骤6,智能移动终端接收当前操作者的支付操作指令,从而安全地完成转账支付过程。
为了进一步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再改进,在步骤2中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的合法拥有者预设支付密码的过程;在步骤6中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要求当前操作者输入支付密码,并在当前操作者输入正确的支付密码后,智能移动终端才进行转账支付过程。
为了防范非法操作者的支付操作,以确保支付信息安全,可选择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拒绝执行当前操作者任何操作指令的方式可以选择采用智能移动终端强制退出当前的支付操作界面,或者智能终端终端强制进行关机;或者智能终端强制其自身进行熄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提取其合法拥有者动态面部图像的双眼间距以及眉间距作为识别身份的特征信息,并将合法拥有者动态面部图像分解成预设帧数的静态图像后,再以其中任意一个静态图像作为面部特征图像,从而确保了后续面部识别判断时的识别正确率;其次,在智能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操作者的身份非法时,该智能移动终端拒绝执行当前操作者任何操作指令,实现了防范非常操作,确保支付信息安全的目的;最后,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安全支付方法中,通过动态面部图像的双眼间距、眉间距、静态面部图像以及支付密码多个信息来对操作者的身份进行多重确认,从而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对操作者身份核实的正确性,也就是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支付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至步骤6:
步骤1,智能移动终端获取其合法拥有者的动态面部图像,并由智能移动终端提取、存储该动态面部图像中双眼之间的距离、眉间距;由于每个人的双眼间距以及眉间距与其他人不会同时完全一致,因此可以将双眼之间距离以及眉间距这两个特征信息作为识别一个人身份的特征信息;
步骤2,智能移动终端将其合法拥有者的动态面部图像分解成预设帧数的静态面部图像,并以其中任意一个静态面部图像作为该合法拥有者的面部特征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