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井定点多级压裂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9233.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创朝;赵振峰;李宪文;张矿生;唐梅荣;王成旺;马兵;王广涛;曹宗熊;郭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63;E21B43/116;E21B2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环 投放工具 工具串 套管座 可溶 多级压裂 光套管 封堵 射孔 完井 压裂 直井 下层 电缆 分层压裂工艺 电缆作业 火药燃烧 技术需求 射孔位置 施工安全 压裂段 套管 层压 固井 排量 起出 桥塞 通井 下端 钻塞 溶解 通电 积压 重复 施工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井定点多级压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储层划分的若干个压裂段,在下套管时下入套管座,固井完井;通井至人工井底;电缆作业下入弹性环投放工具与射孔联作工具串至最下端套管座位置;电缆通电,使弹性环投放工具内的火药燃烧,将弹性环推出投放工具,坐在套管座上;电缆上提工具串至射孔位置射孔,起出工具串;投入可溶球,球坐在弹性环上,封堵下层,光套管压裂完成本层压裂;重复上述作业,依次自下而上完成多个层段作业,完井。光套管注入压裂,施工排量大,满足体积压裂技术需求;依靠可溶球封堵下层,压后可溶球溶解,无需钻除,解决了常规桥塞分层压裂工艺的钻塞难题,施工安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套管座+弹性环+快溶球”实现直井定点多级压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长庆油田通过体积压裂技术攻关,形成了直井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实现了储层物性好的一类致密油的直井产量的突破,随着致密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储层物性较差的致密油厚层逐渐成为勘探的主力层位,该类致密储层砂泥薄互层发育,且砂体较厚(30米左右),常规压裂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取分簇射孔,然后采取笼统大排量混合水压裂模式,该类做法储层纵向纵向动用程度较差,裂缝往往沿着其中物性较好的一簇延伸,其余簇未得到有效的压裂改造,压后单井产量较低;另一种是层内分层压裂,主要做法有双封单卡分层压裂、不动管柱分层压裂等,但压裂施工排量(3方/分)较小,不能满足致密油大排量体积压裂的需求,且每层压裂完必须进行放喷等作业,造成地层能力的损失;采取桥塞分层压裂工艺,虽然满足了体积压裂技术需求,但是压后需要钻磨掉桥塞,钻磨工艺复杂,且作业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分簇射孔工艺存在压后单井产量较低、层内分层压裂工艺存在的施工排量较小,以及桥塞分层压裂工艺存在压后需要钻磨掉桥塞,钻磨工艺复杂,且作业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井定点多级压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直井钻井完钻后,根据测井资料确定储层地址参数,并将储层划分为多个压裂段,每一个压裂段自上至下由油层和砂泥薄互层组成;
步骤二,向井内下入安装有套管座的套管,确保每一个砂泥薄互层处的套管内壁上对应安装有一个套管座,然后固井完井;
步骤三,通井规通至人工井底,然后通过电缆向套管内下入射孔联作工具串,使射孔联作工具串位于最下端的套管座处;
步骤四:地面电缆通电,使射孔联作工具串下端的弹性环投放工具内的火药燃烧,将弹性环投放工具内的弹性环推出投放工具,并坐在最下端的套管座上;
步骤五,通过电缆上提射孔联作工具串,使射孔枪位于最下方的油层并进行射孔,射孔完成后,起出工具串,从井口投入可溶球,可溶球坐在弹性环上,封堵油层下方,然后光套管注入大排量压裂完成最下端油层的压裂;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步骤五,依次自下而上对每一个压裂段的油层进行射孔、投球和封堵,直至完成所有压裂段的射孔作业,完成直井定点多级压裂。
所述射孔联作工具串由马笼头、磁定位器、炮头、射孔枪、炮尾、坐封工具、弹性环投放工具自上至下依次串接组成,所述磁定位器通过马笼头连接着电缆,马笼头上方是安装在电缆上的鱼雷。
所述弹性环投放工具自上而下由圆筒部和圆锥部连接组成,圆锥部的外径小于圆筒部的内径,圆筒部内壁与坐封工具螺纹连接,圆筒部内腔装有火药和弹性环,弹性环位于火药的下方且呈压缩状态、与圆筒部同轴。
所述圆筒部内壁安装有火药腔,火药装在火药腔内。
所述上下相邻的两个套管座之间至少间隔10m。
步骤三所采用的通井规外径为113mm~1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土地基塑料排水板施工深度远程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制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