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核磁共振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8201.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籍勇亮;侯兴哲;吴嘉敏;伏进;吴高林;徐征;邓立新;崔现军;宫林;胡晓锐;彭华东;余登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0112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复合 绝缘子 核磁共振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核磁共振传感器,包括:壳体,包括可拆卸拼接固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后形成用于包围绝缘子的伞裙片的磁体腔,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用于绝缘子的芯棒贯穿的通孔;容纳于磁体腔内部的磁体,包括位于伞裙片上表面的上磁体和位于伞裙片下表面的下磁体,上磁体与下磁体相对的一侧极性相反;位于上磁体和下磁体之间的射频线圈,包括环绕芯棒外周的内线圈和环绕内线圈并且与内线圈之间预留射频区域的外线圈,壳体外部设有与射频线圈连接的射频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核磁共振传感器利用可拆卸的壳体结构使检测过程更加简便,从而可方便有效地检测伞群的老化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核磁共振传感器。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合绝缘子会逐渐老化,其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都会下降,会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其老化状态,评估其绝缘性能对于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复合绝缘子是伞裙片结构,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方便有效地检测其老化状态的设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有效地检测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检测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核磁共振传感器,该核磁共振传感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方便有效地检测复合绝缘子伞裙的老化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核磁共振传感器,包括:
壳体,包括可拆卸拼接固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接后形成用于包围绝缘子的伞裙片的磁体腔,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用于绝缘子的芯棒贯穿的通孔;
容纳于所述磁体腔内部的磁体,包括位于所述伞裙片上表面的上磁体和位于所述伞裙片下表面的下磁体,所述上磁体与所述下磁体相对的一侧极性相反;
位于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之间的射频线圈,包括环绕所述芯棒外周的内线圈和环绕所述内线圈并且与所述内线圈之间预留射频区域的外线圈,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与所述射频线圈连接的射频接头。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壳体设置有围绕所述磁体腔周向的铁轭。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壳体上下两侧的通孔均连接有用于与所述芯棒卡紧固定的卡环。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壳体为圆形盒体结构,所述磁体腔为圆形空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圆形盒体的直径方向对称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拼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壳体为铝质壳体。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磁体为永磁体。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均包括沿所述伞裙片的直径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磁体片,所述磁体片的横截面外轮廓为半圆环形,所述上磁体与所述下磁体平行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内线圈包括沿所述芯棒的直径方向对称布置的半圆环形的第一内线圈和第二内线圈,所述外线圈包括沿所述芯棒的直径方向对称布置的半圆环形的第一外线圈和第二外线圈。
优选地,在上述核磁共振传感器中,所述射频区域覆盖所述伞裙片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8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