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综合体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6443.X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极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7C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城市 综合体 计算机 管理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综合体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收集、存储、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管理人员需要的信息的系统,企业中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帮助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质量分析、市场预测和库存控制等工作。
而写字楼作为现在办公专业商业办公用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写字楼的管理显的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于写字楼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但现在的写字楼计算机管理系统多存在反应迟缓,监控存在死角的问题,存在不能时时改变监控视角的问题,导致写字楼的管理成本和难度增大,并且由于写字楼内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对于门禁的管理则越来越复杂,增大了安保人员的负担,同时安全性较差,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写字楼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综合体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方法,具备反应更加灵敏、监控无死角及管理较为简单,安全性较强的优点,解决了写字楼计算机管理系统多存在反应迟缓,监控存在死角的问题,导致写字楼的管理成本增大,并且由于写字楼内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对于门禁的管理则越来越复杂,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综合体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方法,包括控制中心和监控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监控中心双向电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入端分别与定位模块、信息读取模块和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并且信息读取模块的输入端与无线射频识别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反馈模块的输入端通过计算机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控制中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监控中心的输出端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与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并且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报警模块、门禁模块、横向驱动装置和纵向驱动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门禁模块的输出端与动力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和纵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摄像头的输入端电连接,摄像头的输出端通过图像处理器与监控中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监控中心与无线传输模块双向电连接,并且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控制端双向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执行模块由传动电机和机械传动装置组成,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入端与门禁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传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机械传动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远程控制端为具有收发功能的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为手机或掌上电脑之一。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由炫光灯和扬声器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与计算机和控制中心电连接的转换器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大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反应更加灵敏。
2、通过设置横向移动装置和纵向移动装置,可以带动摄像头自由的移动达到以改变位置的目的,使监控无死角,安全性更强,无形间降低了写字楼的管理成本。
3、采用无线射频识别器来识别来访的人员,配合门禁系统,可以在识别模块的检测下控制门禁模块是否使动力执行模块运行,以达到是否开放门禁的目的,这样对于门禁的管理较为简单,安全性较强。
4、通过设置定位模块,可以精准的对不同的办公室进行监控管理,在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准确的找到办公室所在的位置,及时处理,实用性强。
5、通过设置无线传输模块和远程控制端,可以远程控制监控中心,达到实时了解,实时监控的目的,便捷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极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极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6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