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筛管完井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6033.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何绍群;于田田;姜亦栋;郭省学;刘岩;林吉生;贺文媛;陈连喜;高生伟;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36/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管完 井水 平井电 加热 化学 封隔器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管完井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及使用方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包括封隔器筒体以及安装在封隔器筒体后端的洗井阀,所述封隔器筒体内壁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同时封隔器筒体开设径向的堵剂排出孔。所述加热电阻丝通过铠装电缆连接地面的控制柜中的温控装置。本发明利用油管和封隔器,在筛管与井壁间的环空放置具有高触变性能的对温度敏感的可固化堵剂,利用电加热的方式使其固化,形成不渗透的高强度段塞,达到封隔环空的目的,实现管外分段或者直接封隔出水部位,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井下作业封隔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筛管完井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平井已经成为稠油热采开发的重要方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粘度比大、边底水能量足等因素,水平井投产后,出现了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水平井堵水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研究热点。我国油田水平井完井方式包括射孔完井和筛管完井,其中筛管完井是主要的完井方式,且绝大多数为没有采取管外分隔的割缝筛管方式完井。由于井型及完井方式的特殊性,在直井中常用的堵剂和工艺方法无法满足水平井堵水的需要。
目前针对常规油井,已形成化学堵水、机械卡水以及中心管控水等多种技术,但针对筛管完井水平井,由于筛管与井壁之间有环空,常规机械方法难以进行有效封隔,注入堵剂会在环空中发生横向流动,导致水平井分段注汽、堵水效果不理想。
经过检索,没有发现类似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管完井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及使用方法,利用油管和封隔器,在筛管与井壁间的环空放置具有高触变性能的对温度敏感的可固化堵剂,利用电加热的方式使其固化,形成不渗透的高强度段塞,达到封隔环空的目的,实现管外分段或者直接封隔出水部位,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筛管完井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包括封隔器筒体以及安装在封隔器筒体后端的洗井阀,所述封隔器筒体内壁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同时封隔器筒体开设径向的堵剂排出孔。
所述加热电阻丝通过铠装电缆连接地面的控制柜中的温控装置。
所述封隔器筒体前端口通过接箍连接油管。
所述封隔器筒体位于筛管内部。
为了达成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筛管完井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封隔物质即高触变性的对温度敏感的可固化堵剂依次通过油嘴管汇、油管、接箍进入化学封隔器,然后经封隔器筒体四周的堵剂排出孔注入到筛管与井壁的环空;通过控制井下加热电阻的加热温度,环空间的堵剂温度升高至固结温度点,堵剂固结,在筛管和井壁之间的环空形成高强度耐温的固结体,达到封堵汽窜部位或高含水井段,提高热采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高触变性的对温度敏感的可固化堵剂由油管经化学封隔器注入筛管与井壁环空后,通过井下加热电缆加热封隔器筒体周围的加热电阻,环空间的堵剂温度升高至固结温度点,形成耐高温、不渗透的高强度固结体。本发明所述的高触变性的对温度敏感的可固化堵剂可以是耐温高触变性水泥或者是耐温高触变性稠化树脂。
本发明解决了水平井筛管完井封堵效果不好的技术难题,可对筛管与井壁环空通过电加热进行定点封堵。
本发明所述的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适用于井温较低的水平井封堵,更适合于浅层、极浅层筛管完井水平井近井地带的化学封堵。
本发明所述的化学封隔器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经济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筛管完井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6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