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模具研磨抛光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84888.4 申请日: 2016-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6944899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4
发明(设计)人: 袁玮骏;黄名兴;唐绍淼;罗丙球 申请(专利权)人: 柳州通为机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4B19/20 分类号: B24B19/20
代理公司: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代理人: 王雨时
地址: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新兴***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汽车模具 研磨 抛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模具研磨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抛光在模具制作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对塑料制品的外观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塑料模具型腔的表面抛光质量也需相应提高,特别是镜面和高光亮表面的汽车车灯模具对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求更高。

现有的汽车车灯模具抛光工作,要求工人的技术熟练度高,工艺较为复杂,成本高,常用的机械抛光、电解抛光、超声波抛光很难实现表面平整度、光滑度和几何精确度的全面达标。

目前镜面抛光的具体过程一般都采用手工用砂纸梯次进级方式砂光。该方式操作者先选择180目砂纸对型面进行初步砂光,再选择240目砂纸砂细,然后依次采用360目、600目、800目砂纸这样逐级砂光,最终用1200目砂纸收光。该方式抛光过的表面平整度差,光洁度依旧无法达到要求,而且工序也较为复杂。

汽车市场对模具更新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提高抛光的效率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模具研磨抛光方法,能够实现高抛光效率的同时保证抛光的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模具研磨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对于较小的几何形的模具且不考虑几何精度的情况下,仅执行步骤S3-S4;对于较大的几何形的模具,需要先进行粗磨、细磨、抛光,即执行步骤S1-S4;

S1、抛光前先检查模具主体表面机加工留下的痕迹;

S2、用粒径为320#的金刚石纤维油石对模具表面进行粗抛,去除模具表面的刀痕和毛边;

S3、用500#、700#、900#、1100#、1300#的砂皮依次进行半精抛,去除模具表面的加工纹路;在步骤S3中换不同型号的砂皮前,用100%的纯棉花吸取酒精对模具主体表面进行擦洗,查看抛光情况,如还有较深刀痕再用1500#砂纸配合抛光液沿着模具主体直边方向抛光;

S4、用35000#的研磨膏涂抹在抛光砂轮上,对模具表面进行镜面精抛。

进一步地,在步骤S2粗抛时,油石每往返5次滴加一次冷却剂。

进一步地,在步骤S3半精抛时,砂皮沿上下方向进行四次抛光,两个方向之间每次转动10-30°。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先抛主体表面边口R角及角落部位,然后抛竖向部分,最后抛平面;抛R角或者角落部位时,先将油石磨成与R角或者角落形状相配再抛。

进一步地,将油石磨成与R角或者角落形状相配再抛是指,先截取一段砂纸贴在R角或者角落,再将油石对着砂纸磨,直到油石与R角或者角落形状相配后,再撕下砂纸,用油石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汽车车灯模具的抛光方法,抛光操作过程简单,操作劳动强度低,大大缩短了抛光周期,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模具表面平整、精度高。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汽车模具的研磨抛光技术分为粗,精磨和抛光三个阶段。实际上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差别就是磨石的粒径大小不同而已。抛光可以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为旋转式和住复式。根据表面接触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面接触和线接触。可根据模具拓扑结掏来选择用哪种抛光方法。

第一,构型的大小不同,其性质也不同,用途也大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较小的几何形,它的几何形状精度的要求可以忽略不计。其次,根据构型的尺寸的不相同,选择的抛光工艺也大不相同,在平面的情况下,都是使用旋转面接触或者复面接触的方法。对于柱面和锥面,根据半径的不同分别采取旋转面接触,住复面接触。根据工程要求的不同,研磨抛光的顺序也大不相同,当考虑几何精度的情况下,需要先进行粗磨,然后细磨,最后一步进行抛光。如果不考虑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细磨抛光,首去了粗磨这道程序。当前大部的研磨抛光的工艺过程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在半自动半人工的加工过程中,没有控制磨石方功能。

本发明的汽车模具研磨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抛光前先检查模具主体表面机加工留下的痕迹;

S2、用粒径为320#的金刚石纤维油石对模具表面进行粗抛,去除模具表面的刀痕和毛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通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通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