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纽扣连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3225.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2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武;郑婷;鲍卓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12/58 | 分类号: | H01R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2140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纽扣 连接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纽扣连接组件。所述毛纽扣连接组件包括:毛纽扣组件,所述毛纽扣组件的至少一端为硬顶端;焊接柱,所述焊接柱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凹入,从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硬顶端的硬顶凹入部;其中,所述硬顶端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突起,所述硬顶凹入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突起;在装配状态,所述硬顶端插入所述硬顶凹入部,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形成面接触。本发明中的毛纽扣连接组件的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形成面接触,从而形成了较大的接触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触面小的问题,使其能够安全承载大电流通过,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可靠性,扩展了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毛纽扣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毛纽扣是一种用合金拉丝绕成的蚕茧状圆柱体,有一定的弹性以及良好的导电率,主要用于高密度电气互联,频率范围从低频一直到微波。使用时通常将毛纽扣放在绝缘介质套中间,形成一个类圆柱体的外形,依靠两端的圆面接触电路铜层、焊盘或其它形状导体实现信号或电源传输。
为了提高可靠性及使用中的便捷性,不存在对体积的极端苛刻要求时,毛纽扣互联时往往采用顶-芯-顶的方式将毛纽扣夹在结构体中间构成毛纽扣组件,以既提供电路互联需要的弹性或尺寸偏差兼容,又具有较好的可组装性、方便使用。
通常毛纽扣组件的长度选择通过变化毛纽扣芯体实现,而两端的硬顶结构件往往采用通用件。硬顶结构件与毛纽扣接触的一端为平面结构,而另一端则根据接触概率最大的连接需要设计为尖顶、球顶、小平顶、多齿顶等多种形式。这些顶端形式在与互联的电路焊盘接触时,因加工过程存在的非理想性,顶端与电路的接触面积非常小,导致不能实现大电流的传输,各类型毛纽扣如图1所示。
50欧姆的同轴线来传输微波信号。毛纽扣的长度是标准的,一般长度在其直径的十倍之内能保证良好的弹性以及刚性,这样比较容易安装在介质柱中,但是在十倍长度之外,单根毛纽扣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如果定制非标准长度的毛纽扣费用太高而且少量需求不接受定制,只能通过延长的方案来解决,不仅可以组合任意需要的长度,而且电性能还能得到满足。
现在比较常用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将一截短毛纽扣放在中间,两头接两根刚性金属针;第二种是将一根刚性金属针放在中间,两头接两截短毛纽扣。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满足长度、弹性以及微波性能的要求,但是也有比较显著的缺点:由于比较长,加上了金属针以后,毛纽扣组件很软,已经无法安装在一根介质柱中间,只能采用将介质柱在高度方向一分为二的方式,分别在毛纽扣组件的两头套上介质柱,将介质柱组件安装在金属框架中也很难完成,同时也给拆卸带来了困难。还有另外一点,这样也会导致毛纽扣和介质柱要捆绑使用,降低了灵活性。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纽扣连接组件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纽扣连接组件,所述毛纽扣连接组件包括:毛纽扣组件,所述毛纽扣组件的至少一端为硬顶端;焊接柱,所述焊接柱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凹入,从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硬顶端的硬顶凹入部;其中,所述硬顶端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突起,所述硬顶凹入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突起;在装配状态,所述硬顶端插入所述硬顶凹入部,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形成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突起为第一螺旋形突起,所述第二突起为与所述第一突起形状匹配的第二螺旋形突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形突起为自所述硬顶端的端点向远离所述端点扩散的渐开形螺旋突起。
优选地,所述毛纽扣的两端均为所述硬顶端,所述焊接柱为两个,其中一个焊接柱与一个所述硬顶端套接,另一个焊接柱与另一个所述硬顶端套接。
优选地,所述毛纽扣连接组件进一步包括:导体套,所述导体套具有一个通孔,所述毛纽扣组件适于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毛纽扣组件的两端设置在所述导体套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母板与模块子板的信号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行设计的模块化电子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