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蓖麻粕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2522.3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涞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蓖麻粕 无机复混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 农作物 有机营养物质 重量百分比 硫酸钾 磷酸一铵 营养元素 植物细胞 粘合剂 植株 粗纤维 粗脂肪 抗逆性 氧化镁 氨基酸 根系 除氮 制备 尿素 蛋白质 施用 农副产品 肥料 改良 激活 生产 生长 土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蓖麻粕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蓖麻粕25‑45%、硫酸钾7‑35%、尿素14‑25%、磷酸一铵14‑25%、氧化镁1‑2%、粘合剂1‑2%。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含有蓖麻粕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除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外,还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等有机营养物质,由于氨基酸具有激活植物细胞,施用该肥的农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抗逆性明显增强。长期使用该肥料,可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改善农副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有蓖麻粕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蓖麻为大科植物,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我国蓖麻资源丰富,年产量在20万-30万吨左右,产量列世界第二。蓖麻籽约含50%蓖麻油,是一种难得、可再生的化工原料,蓖麻籽榨油后剩下的残渣称之为蓖麻粕。蓖麻粕的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34.90%、粗纤维:33.87%、粗脂肪:7.37%、粗粉:6.51%、钙:1.10%、磷:0.62%、可见蓖麻粕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其含有蓖麻毒蛋白、蓖麻碱、CB-1A变应原和血球凝集素四种有毒物质,所以长期以来不能直接做动物的饲料,而被长期当作肥料使用于农田。
蓖麻粕作为饲料,根据刘晓庆于1991年的报道,五只小白鼠服用未经脱毒处理的蓖麻粕后,19天之内全部中毒死亡。根据将万春1989年的报道,用未经脱毒的蓖麻粕喂猪,第二天就出现中毒呕吐,腹泻,食欲废绝而亡。蓖麻粕既然对小白鼠和猪作为饲料有毒性,如做肥料使用,如蚂蚁、蚯蚓、泥鳅、蟋蟀等。若对这些小动物造成危害,就将破坏蓖麻粕使用地的生态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蓖麻粕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肥料,施用该肥的农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抗逆性明显增强。长期使用该肥料,可改良土壤,改善农副产品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蓖麻粕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蓖麻粕25-45%、硫酸钾7-35%、尿素14-25%、磷酸一铵14-25%、氧化镁1-2%、粘合剂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蓖麻粕25%、硫酸钾33%、尿素23%、磷酸一铵15%、氧化镁2%、粘合剂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合剂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麦芽糊精10-50%、变性淀粉50-90%。
所述含有蓖麻粕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将蓖麻粕粉碎后,获得预处理蓖麻粕,备用;
2)按照原料配比称取预处理蓖麻粕、硫酸钾、尿素、磷酸一铵、氧化镁、粘合剂,投入至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并破碎,获得混合物,混合机的转速为7-11转/分;
3)将混合物经贮斗送入圆盘造粒机中造粒,获得粒料A,在造粒过程中,通过喷头喷水至圆盘造粒机内以辅助造粒;
4)将粒料A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处理,获得粒料B;
5)对粒料B进行风冷处理,获得粒料C;
6)将粒料C进行筛分处理,对筛分所获得的粒径合格的成品进行包装,即可,成品粒径为2-4mm,筛分过程中获得的粗料送入混合机内继续破碎,筛分过程中获得的细料送入贮斗中准备再次造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述蓖麻粕粉碎至60-100目,获得预处理蓖麻粕。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的粒径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涞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涞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2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