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7757.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7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华;文明;沈雅丽;刘文辉;钱嘉诚;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天龙电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科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1 | 代理人: | 任立晨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旁侧 电路 导电 | ||
本发明为一种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包括有环状外盖以及环状外盖上设置的导电件,所述的导电件包括有导电纤维束以及固定导电纤维束的导电套,在环状外盖上设有固定导电套的固定件,所述的导电纤维束与电机轴过盈接触。本发明采用新的结构解决了在较薄的厚度要求下,导电纤维束在环状外盖上实现稳定紧固的问题。可以充分保证固定与导电性能的长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导电环。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在变频时,轴上电压会加大,轴电压通过电流经轴承释放。电流在释放中,轴承座圈和滚珠表面被电腐蚀,这个腐蚀的过程是缓慢的。在这个过程中,驾驶员会感到新能源汽车动力越来越小。待到汽车趴窝时,汽车电机轴承已损坏,表现为油脂发黑,轴承座圈和滚珠表面出现溶坑,溶坑层的颗粒又被封闭轴承封死在轴承内,这些原因最终加速导致轴承寿命变短。
所以为了防止上述电腐蚀现象的发生,需要给电机轴承装上导电环。但现有的导电环整体厚度太厚,不适合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规格要求,再不改变原有新能源汽车电机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留给导电环的厚度最好在5mm以内。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导电胶将导电纤维均匀粘结在导电环的外壳的内侧圆周上,如果导电纤维要达到足够的固定强度,就必须要涂抹较厚的导电胶,造成整个导电环厚度达不到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上的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包括有环状外盖以及环状外盖上设置的导电件,所述的导电件包括有导电纤维束以及固定导电纤维束的导电套,在环状外盖上设有固定导电套的固定件,所述的导电纤维束与电机轴过盈接触。
所述的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安装在电机轴承的外盖上。
所述环状外盖的内环为电机轴孔,环状外盖套在电机轴孔上。整个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的厚度即是整个环状外盖的厚度,厚度范围为3~6mm。
所述的导电纤维束插入导电套的套管中,所述的导电套优选为铜套管,待导电纤维束插入铜套管后,挤压铜套管,使得导电纤维束被铜套管牢牢固定住。所述导电纤维束以及导电套的厚度为0.3~1.5mm。
所述环状外盖为不锈钢材料,环状外盖包括有前外盖和后外盖,在前外盖或后外盖的内侧圆周上均匀切割有至少一个固定导电套的固定槽,固定槽的槽深与导电套的厚度相适应,固定槽的槽深为0.35~2mm。
前外盖与后外盖闭合锁紧后,带有导电纤维束的导电套被紧紧锁死固定在环状外盖内,导电纤维束与导电套都控制在较小厚度,使得整个导电环的厚度得到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超薄的旁侧电路导电环可以为电机轴去除轴电压,适用于需要超薄厚度导电环的电机中,本发明采用新的结构解决了在较薄的厚度要求下,导电纤维束在环状外盖上实现稳定紧固的问题。可以充分保证固定与导电性能的长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导电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后外盖结构图。
其中:1、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2、环状外盖,21、前外盖,22、后外盖,23、固定圈,24、固定凹槽,3、导电件,31、导电纤维束,32、铜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天龙电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天龙电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凝胶形式的食品浓缩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削弱空心轴电流影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