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的体网耦合分析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76998.6 申请日: 2016-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7291969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李岩;井永腾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7/50 分类号: G06F17/50
代理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2204 代理人: 石岱,曹静安
地址: 110870 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变压器 绕组 计算 耦合 分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的体网耦合分析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的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流体网络理论将变压器冷却系统分割成多个子冷却系统,子冷却系统包括:进油系统、导油系统、泄油系统、绕组油流系统、出油系统、冷却系统;

步骤2、基于有限体积理论对各个子系统的特性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计算分析得到各个子系统油路的油流特性,并确定变压器冷却系统动力源的工作点;

步骤3、基于流体网络理论建立变压器流体域的数值分析模型,由步骤2确定的变压器冷却系统动力源工作点,逆向求解出绕组区域温升计算的边界条件,包括油流速度、油温度;

步骤4、基于多场和流—固耦合方法,建立变压器绕组区域温升三维计算模型,分析研究变压器绕组区域温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的体网耦合分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网络划分如下:将各个子系统串、并联构成了变压器整体冷却系统,各绕组的冷却系统并联构成了绕组区域冷却系统;

若干个子冷却系统流阻串联在一起,各个流阻中的流量相等,即:

Q1=Q2=…=Qn=Q (1)

总压降为:

hw=hw1+hw2+…+hwn (2)

当若干个子系统流阻并联时,总流量为各个流阻中流量之和:

Q=Q1+Q2+…+Qn (3)

总压降为:

hw=hw1=hw2=…=hwn (4)

由方程(1)~(4)可以知,变压器整体冷却系统的总压降hw可由各个子系统的压降混联求出,变压器整体冷却系统的总流量Q可由各个子系统的流量混联求出。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的体网耦合分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仿真计算步骤是:采用紊流两方程模型求解变压器油流动特性及传热的问题,控制方程组包括质量、动量和能量的守恒方程、k方程和ε方程以及紊流粘度的定义方程;从所有方程的结构上来分析,所有的方程都可以通过以下通用的矢量形式来表示,即通用的控制方程式为:

(ρφ)t+·(ρUφ)=·(Γφφ)+Sφ---(5)]]>

其展开形式为:

(ρφ)t+x(ρuφ)+y(ρvφ)+z(ρwφ)=x(Γφφx)+y(Γφφy)+z(Γφφz)+Sφ---(6)]]>

其中,φ为通用变量,Γφ为广义扩散系数,Sφ为广义源项;

由于变压器各子系统流体流动为三维、稳态、无源项的对流—扩散问题,因此,假定速度场为u,得出关于广义未知量φ的运输方程:

x(ρuφ)+y(ρvφ)+z(ρwφ)=x(Γφφx)+y(Γφφy)+z(Γφφz)---(7)]]>

由方程(5)~(7)可以求得各个子系统油路的油流特性,同时结合方程(1)~(4)可以确定变压器冷却系统动力源的工作点。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的体网耦合分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建立变压器绕组区域温升三维计算模型的方法是:

在流体域中,热传递是通过能量输运方程来控制的,以流体比焓h及温度T为变量的能量守恒方程为:

(ρh)t+(ρuh)x+(ρvh)y+(ρwh)z=·(λ·T)-p·U+Φ+Sh---(8)]]>

其中,λ是流体导热系数,Sh为流体的内热源,Φ为由于粘性作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部分,为耗散函数;

Φ=μ{2[(ux)2+(vy)2+(wz)2]+(uy+vx)2+(uz+wx)2+(vz+wy)2}+λ(·U)2---(9)]]>

当与壁面相邻的控制体积的节点满足y+>11.63时,流动处于对数律层,此时的速度u可借助下式求得:

u+=1kln(Ey+)---(10)]]>

当与壁面相邻的控制体积的节点满足y+<11.63时,控制体积内流动处于粘性底层,此时的速度u可借助下式求得:

u+=y+ (11)

能量方程以温度T为求解未知量,为了建立计算网格点上的温度与壁面上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定义新的参数T+如下:

T+=(Tw-Tp)ρcpCμ1/4kp1/2qw---(12)]]>

其中,Tp是与壁面相邻的控制体积的节点p处的温度,Tw是壁面的温度,ρ是流体的密度,cp是流体的比热容,qw是壁面上的热流密度;

壁面函数法通过下式将计算网格节点上的温度T与壁面上的物理量相联系:

T+=Prt[1kln(Ey+)+P]---(13)]]> 2

P=9.24[(PrPrt)3/4-1](1+0.28e-0.007Pr/Prt)---(14)]]>

其中,Pr是分子Prandtl数,k是流体的热传导系数,Prt是湍动Prandtl数(壁面上);

在壁面上湍动能k的边界条件为:

kn=0---(15)]]>

其中,n是垂直于壁面的局部坐标;

ε可按下式计算:

ϵ=Cμ3/4kp3/2kΔyp---(16)]]>

由方程(7)~(16)联立求解,即可求得绕组区域温度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69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