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75238.3 申请日: 2016-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6632715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季亚飞;周凯;范冰舵 申请(专利权)人: 杨凌萃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
代理公司: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9 代理人: 吴晓微
地址: 712100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枸杞 多糖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中药材枸杞中提取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子(lycium chinense mill)为茄科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的名贵中药材,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枸杞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为一种水溶性多糖,即枸杞多糖(LBP,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该多糖是一种蛋白多糖,分子量为22~25kD,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6种单糖成分组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防衰老、降血压、降血糖和抗疲劳方面的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枸杞多糖既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也可以作为食品加工。

现有提取纯化枸杞多糖的方法有水提法,酶解法,微波法等,水提法提取过程需要多次浸提,操作时间长,提取率低,并且费时费料。酶解法提取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微波技术在提取时间方面不宜过长,功率不宜太高,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分子之间形成新的作用力,导致多糖分子溶出受阻。枸杞多糖进一步纯化大多应用Sevage法除蛋白,柱层析等,但其工艺繁琐,有机溶剂用量多,能耗大。

目前使用的枸杞多糖有效成分含量低,含色素、蛋白质和小分子杂质等,枸杞多糖含量不稳定,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有效成分含量高,工艺简单,枸杞多糖含量稳定的枸杞多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枸杞多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克服目前制得的枸杞多糖含量低,枸杞多糖纯化工艺长、能耗高、污染大的缺点,制备得到的枸杞多糖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枸杞多糖含量稳定、疗效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枸杞多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碱提:取干燥枸杞,加入6~8倍干燥枸杞质量的pH为10~12的碱水,75~85℃浸提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得到提取液,调pH至中性,将提取液浓缩成比重为1.08~1.10的浸膏;

(2)醇沉1:将步骤(1)所得浸膏加入质量分数为90~95%乙醇进行醇沉,上清浓缩回收乙醇;

(3)醇沉2:将步骤(2)所得沉淀加水复溶,再加入质量分数为90~95%乙醇进行醇沉,上清浓缩回收乙醇,沉淀待挥去乙醇,加水溶解,冷冻干燥,即得所述枸杞多糖提取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碱水为氢氧化钠水溶液。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制得的枸杞多糖提取物枸杞多糖含量大于等于30%。

作为优选,步骤(1)中,浸提温度为75℃。

作为优选,步骤(2)中,加入的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碱水浸提断裂糖肽键的原理分离得到枸杞多糖,再通过两次醇沉获得高含量枸杞多糖,含量稳定、疗效高,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枸杞多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碱提1:取干燥枸杞200g,加入1600g的pH为12的NaOH水溶液,在75℃浸提2小时,过滤,得第一滤液和枸杞残渣;

(2)碱提2:在步骤(1)所得枸杞残渣中加入1200g的pH为12的NaOH水溶液,在75℃浸提1小时,过滤,得第二滤液;

(3)滤液浓缩:将步骤(1)所得第一滤液与步骤(2)所得第二滤液合并,得提取液,调pH至中性,浓缩成比重为1.08的浸膏;

(4)醇沉1:在步骤(3)所得浸膏中加入质量分数为95%乙醇进行醇沉,上清浓缩回收乙醇。

(5)醇沉2:将步骤(4)所得沉淀加水复溶,加质量分数为95%乙醇再次醇沉,上清浓缩回收乙醇,沉淀待挥去乙醇,加水溶解,冷冻干燥,制得的提取物枸杞多糖含量为31.1%。

本案例中枸杞多糖含量由下述公式计算得出:枸杞多糖含量(%)=(提取物中枸杞多糖质量)/(枸杞多糖提取物质量)×100%。

本案例中枸杞多糖含量按照苯酚-硫酸法测定得出,具体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萃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杨凌萃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