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直径定位销孔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5157.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4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葛成;崔涛;隋永新;杨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B4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定位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销孔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直径定位销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光学加工设备的发展,给精密制造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零件和产品的加工制造精度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一些重要孔的加工,其形状、位置、尺寸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都要求很高。这与机床的控制精度、刀具因素、冷却液因素和加工方法有关。
传统的销孔加工方法中采用普通钻头钻孔、扩孔,通过这种方式加工销孔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其一,在传统的钻孔过程中,主轴中心的线速度为0,即钻头中心不参与切削,工件的中心区域材料要完全依靠钻机向下的推力将其挤出来去除,因而钻头所承受的Z向力很大,当加工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时,刀具的快速磨损失效也就在所难免了。其二,传统钻孔加工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切削过程,刀刃始终与工件相接触,切削时接触面温度很高,而钛合金的导热性差,连续的切削过程使温度不断累积,这也加速了刀具的磨损失效,导致加工表面质量下降。其三,传统钻孔加工的排屑方式也是导致刀具失效的一个原因。钻孔过程中,切屑从钻头狭槽中排出,排屑速度慢,而切削热主要是由切屑带走的,当切削热不能及时疏散时,大量切削热留在了工件和刀具上,这会加速刀具的磨损失效。另外,切屑与已加工孔的表面有直接接触时,加工表面会被划伤,显然这种排屑方式又影响了孔的表面质量。一般说来,传统钻孔加工质量是无法满足精密制造业的精度要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小直径定位销孔加工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小直径定位销孔的加工方法,有效提高销孔加工精度和表面精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直径定位销孔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小直径定位销孔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在工件上指定位置处进行待加工销孔的定位;
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钻头在定位处进行扩孔操作;
根据第三控制信号,采用螺旋铣削加工扩孔后的销孔。
优选地,所述在工件上指定位置处进行待加工销孔的定位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机床探测功能,找准所述工件加工坐标原点,利用中心钻在指定位置定位。
优选地,所述控制钻头在定位处进行扩孔操作的具体步骤为:
控制钻头直径小于待加工销孔直径的钻头进行扩孔操作。
优选地,所述钻头扩孔后的余量为0.1~0.2mm。
优选地,所述定位销孔的直径为2mm或3mm。
优选地,所述工件的材料为430F易切钢材。
优选地,在所述定位销孔的钻孔及扩孔加工过程中,采用润滑冷却液进行润滑冷却。
优选地,所述润滑冷却液为乳化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先通过钻孔扩孔的方式加工定位销孔,然后采用螺旋铣削对扩孔后的定位销孔进行进一步地加工,有效提高了销孔的加工质量和强度,提高了加工精度,同时有效降低了销孔的表面粗糙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小直径定位销孔的一种实施例的加工方法;
图2为本发明小直径定位销孔的定位加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小直径定位销孔的钻孔扩孔加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小直径定位销孔的螺旋铣削加工示意图;
图5为螺旋铣削加工销孔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0-工件;20-代加工销孔;30-中心钻;40-钻头;50-螺旋铣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直径定位销孔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在工件10上指定位置处进行待加工销孔20的定位;
步骤S20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钻头40在定位处进行扩孔操作;
步骤S300,根据第三控制信号,采用螺旋铣削加工扩孔后的销孔20。
以上的所述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及第三控制信号分别都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将编写好的程序输入到自动数控机床,即可完成对上述出加工方法的控制。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0中,利用机床探测功能,找准所述工件10加工坐标原点,利用中心钻30在指定位置定位。即先打样冲眼,可以减少后面钻头40钻孔扩孔的定心作用,钻孔时,先对准样冲眼试钻一浅坑,如有偏位,可用样冲重新冲孔纠正,也可用錾子錾出几条槽来纠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