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4483.2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胡彬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触摸屏 防误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已成为多数移动终端的标准配置,移动终端用户通过触摸屏可轻松快捷地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基于让移动终端的屏幕上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以及提升用户的观感体验等因素,触摸屏的尺寸越来越大,在这种趋势下,为了兼顾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以及美观度,屏占比成为了一个衡量移动终端性能的新指标。为了追求较高的屏占比,降低屏幕边框对视觉效果的影响,窄边框或者无边框设计已成为各移动终端厂商争先采用的用于优化移动终端的手段,而窄边框及无边框移动终端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采用窄边框或者无边框设计的移动终端在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会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一些困扰。由于边框过窄或者无边框,用户在握持移动终端时,很容易误触到触摸屏边缘,从而导致屏幕误触发,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防误触方案中,在触摸屏的边缘处预先设置防误触区域,并对防误触区域进行防误触处理。然而,现有方案中,防误触区域的位置是固定的,且需要兼顾到多种误触情况,导致防误触区域在整个触摸屏中的占比较大,降低了触摸屏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优化现有的移动终端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所述握持方式包括左手握持和右手握持;
根据所检测到的握持方式确定相应的防误触区域;
对所述防误触区域进行防误触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装置,包括:
握持方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所述握持方式包括左手握持和右手握持;
防误触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检测到的握持方式确定相应的防误触区域;
防误触模块,用于对所述防误触区域进行防误触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
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
检测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所述握持方式包括左手握持和右手握持;
根据所检测到的握持方式确定相应的防误触区域;
对所述防误触区域进行防误触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案,检测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是否为左手握持或者右手握持,根据所检测到的握持方式确定相应的防误触区域,并对防误触区域进行防误触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用户当前握持移动终端的具体方式来有针对性的动态确定防误触区域,避免防误触区域占用触摸屏的过多面积,提高移动终端防误触功能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4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