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福安野花猪的繁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74016.X 申请日: 2016-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6577523B 公开(公告)日: 2022-04-05
发明(设计)人: 王金宝;凌喜生;叶耀辉;池春梅;林上槐;钟鲁龙;张瑞光 申请(专利权)人: 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谢秀娟
地址: 355003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福安 野花 繁育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福安野花猪的繁育方法,具体如下:以福安花猪为母本,福安本地特种野猪为父本,进行杂交繁育得到福安野花猪,采用放牧饲养的模式进行饲养。本发明所获得的福安野花猪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宜放牧饲养;生长较快,饲养周期短;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营养价值高风味好;放牧饲养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猪育种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福安野花猪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福安花猪是福建省著名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为福建省的生猪生产做出重要贡献,曾经是闽东地区生猪生产的当家品种。七十多年来,福安花猪与我国许多优良地方猪种一样,经历了发展、鼎盛、濒危的过程。2004年以来,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我们筹划并实施了濒危物种福安花猪的保护性抢救工作,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但没有政府保种经费的支持,福安花猪将何去何从让我们十分不安!

1938年,福建省福安县县长高成学从北京引进波兰支那猪,于福安“归田农场”、溪柄、荡歧等地饲养;由于当时政府公告强制开展生猪杂交利用,波兰支那猪与福安本地猪迅速杂交,1943年先后,推广到赛歧和霞浦下塘一带,自群繁殖,经广泛选育而形成遗传稳定的福安花猪。

福安花猪主产于福建省沿海的福安、霞浦两县市,主要分布在福安市赛江沿岸和霞浦县城关及海边一带。福安花猪被毛为不规则黑白块相间的花色,有六白(四脚、嘴尖和尾端为白色)的特征。体躯较大,结构匀称、体质强壮,皮薄无皱褶,头短、额较宽、额纹少,面部下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向下倾斜,颈粗厚、胸部发达,背宽阔、腰平直,腹大而稍下垂,后躯发达,四肢粗壮。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70.13公斤,体长153.45厘米,成年母猪平均体重164.29公斤,体长147.25厘米,群众饲养的公猪一般在9-11月龄开始利用,母猪一般在7-8月龄,体重达60公斤时初配。平均每胎产9.54头,平均初生重0.95公斤,平均窝重8.89公斤。据屠宰测定,宰前平均体重85公斤的肥育猪,屠宰率为72.81%,眼肌面积27.11厘米。福安花猪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细嫩、风味好。

二十世纪50年代,福建省各地均有饲养福安花猪;1958年后,陕西、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省先后到福安引种,饲养繁殖或杂交利用。二十世纪50--80年代,福安花猪一直是闽东地区生猪生产的主要母本品种。1980年福安县存栏福安花猪生产母猪3776头,占各种母猪总数的37.4%。随外来猪种的不断引进,以福安花猪为母本外来猪种为父本的杂种一代猪,成为当时生猪生产的主要形式;“约花”猪一度风靡当地市场,“杜花”猪一经生产因其瘦肉率高、肉质好,而倍受港澳市场欢迎,供不应求。

因外来猪种的不断引进和不重视优良地方猪种保护的原因,一九九0年前后,宁德市农科所育种猪场和霞浦县种猪场的福安花猪保种工作先后停止,福安花猪种群逐年被混杂。2003年底,我们在福安市赛岐镇桃洋村、城阳乡秦溪村发现福安花猪纯种母猪。2004年初福建省宁德市农科所、宁德市农业局、福安市农业局联合筹备福安花猪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2004年6月24日我们开展了福安花猪品种资源的收集工作。至2004年10月21日止,我们共收集福安花猪47头(12公35母),并集中宁德市农科所荡岐山种猪场饲养,闭锁繁殖,提纯复壮。2005年10月由于宁德市农科所荡岐山果茶试验场被他人承包,福安花猪群体被转移到福安市溪柄镇新洋里村下邑自然村,由一农户承包饲养。因农户承包期满,2008年12月31日福安花猪种群暂寄宁德市农科所旱头种猪场饲养。尽管如此,福安花猪的选育工作一直没有间断,经五个世代的选育,现在福安花猪群体品种特征明显,表型一致。

现有福安花猪群体品种特征明显、表型一致、遗传稳定,但群体数量少、近交程度高,仅分布在福安市的溪柄、赛歧、松罗等地,作为一个优良地方猪种还是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若不及时进行繁殖扩群,福安花猪的保护性抢救工作可能前功尽弃。不知福安花猪的保护工作何时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近来一些企业及有识之士对福安花猪的保护工作已表示支持和关注。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40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