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1112.9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彭锐;彭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43205 | 代理人: | 姜芳蕊 |
地址: | 41012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分蘖 能力 多穗型 超级 杂交 恢复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00年以来,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越来越趋向选用大穗型品种,但是大穗型品种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其茎杆粗壮,穗型巨大,成穗率高,但分蘖能力弱,每666.7m2有效穗数明显低于一般杂交稻品种。为了增加生物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穗数,获得高产,不得不大量施用氮肥,每666.7m2的纯氮施用量达到前所未见的28公斤,是普通农户一季稻氮肥施用量的2倍左右,产量提高了,但造成肥料用量与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创制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多穗型恢复系,配组成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是解决当前农药化肥施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实现绿色安全高产高效的有效方法,能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审定的或者定型的恢复系作母本,以具有强分蘖能力标志性状的材料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种子;
S2:种植F1代种子群体,筛选出具有强分蘖能力标志性状且具有母本优良产量性状的单株,获得F2代种子;
S3:种植F2代种子,实行单株选择,继续筛选出具有强分蘖能力标志性状且具有母本优良产量性状的单株获得F3代种子;
S4:采用系统选育法继续选育,直至F7-F9代,得到稳定的具有强分蘖能力兼具原母本优良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配合力强、开花习性好、花粉量足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
优选地,所述S1中,父本必须选用具有强分蘖能力标志性状的材料,母本必须用当前主推组合的父本或者定型的父本材料,其分蘖能力相对较弱。
优选地,,所述S2-S4中,系统选育法必须连续选择既具有父本强分蘖能力又具有母本优良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开花习性好、花粉量足的多穗型恢复系。
优选地,所述S4中,获得的新的多穗型恢复系不是环境引起的变异,而是通过杂交产生了遗传变异并且稳定的新的株系。
本发明中,所述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选育方法能够有效的选育出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配组成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品种具有分蘖能力强、肥料施用量低、成熟度整齐一致、矮杆抗倒、宜于机械化管理等多重优势,能引导当前与今后很长时期杂交稻品种的选育,能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选育效率较高,实施简单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选育方法的选育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了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审定的或者定型的恢复系作母本,以具有强分蘖能力标志性状的材料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种子;
S2:种植F1代种子群体,筛选出具有强分蘖能力标志性状且具有母本优良产量性状的单株,获得F2代种子;
S3:种植F2代种子,实行单株选择,继续筛选出具有强分蘖能力标志性状且具有母本优良产量性状的单株获得F3代种子;
S4:采用系统选育法继续选育,直至F7-F9代,得到稳定的得到具有强分蘖能力、兼具原母本优良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配合力强、开花习性好、花粉量足的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恢复系。
参照图1,本申请人于2003年夏在长沙,用我国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两系恢复系扬稻6号(R9311),与用国际水稻所引进的具有强分蘖能力的材料IR 69713杂交,得到具有强分蘖特点又具有扬稻6号典型特性的F1,然后用系统选育法进行选育,至2006年,得到了稳定的具有强分蘖能力的、农艺性状稳定的新的两系恢复系P143。
选育特点
1、在水稻生产季节,上午6时-9时,选择未开花的母本植株,用剪刀将颖壳上部1/3剪除,露出花药,用尖镊子去除基部6个花药,剔除干净,不要伤害到柱头;进行套袋处理,防止串粉;上午9时-11时挑选已开花的父本植株对去雄单株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完后将套袋闭合,得到F1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未经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1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