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粱矮化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0996.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珞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粱 矮化 密植 综合 高产 栽培技术 | ||
1.一种高粱矮化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田间种植、田间管理、除草和水肥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粱种子经过腐植酸包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矮化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处理为:选择耐密植、矮秆、株型紧凑、活秆成熟、成熟期适宜、果穗无秃顶、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良杂交高粱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矮化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田间种植为:起畦种植,畦宽120—140厘米,畦高约20厘米左右,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100~150厘米,窄行行距为40~50厘米,穴距为35~40厘米,每穴3株,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每点双粒播于沟中,边播边盖土,盖土1寸并踏实,亩留苗5700~6700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矮化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包括(1)施肥:在现有施肥基础上增加腐植酸复合肥底肥,现有底肥硫酸钾复合肥40公斤/亩,加施磷酸二胺10公斤/亩做底肥,同时施入生物菌肥1公斤/亩,注意种肥分离,肥料与种子距离8~10厘米;腐植酸复合肥深松全层一次施用施肥量为1187.5kg/hm2在10-25cm区间;追肥:在5—6片叶时,第一次追施苗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于畦中间开沟条施,然后盖土,在8—9片叶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秆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加氯化钾7.5公斤,施肥方式为条施,在14—15片叶时,进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加氯化钾10公斤,结合大培土施用,在9片叶和15片叶时分别进行一次根外追肥,亩用50克稀土或800—1000倍磷酸二氢钾喷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矮化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为:播种后喷除草剂乙草胺、莠去津,防除苗期杂草;中耕:封垄前,与除草结合,中耕培土高度7~8cm,促进气生根发育、防止倒伏、利于排灌、掩埋杂草;喷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苗数增加,在高粱8~10叶期,喷施配制好的矮控密植调节剂,胺鲜脂乙烯利,亩用量40克/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矮化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管理:高粱从拔节到抽穗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需水分多,尤其抽雄前后是高粱需水的临界期,这时缺水,发育不良,雌雄花期不协调,影响授粉,造成秃顶、缺粒或空秆,所以这时期应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雨水多的地区,要注意开沟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高粱螟为害的危害期,都要喷施500—800倍敌百虫或杀虫双+Bt粉混合喷施,防治高粱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粱矮化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高粱株高小于250厘米的,宽行行距为100~120厘米,高粱株高大于250厘米的,行距为120~15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珞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珞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9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北方地区智能温室蝴蝶兰栽培技术
- 下一篇:洋葱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