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0788.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廖正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正康 |
主分类号: | B01D71/56 | 分类号: | B01D71/56;B01D71/68;B01D69/12;B01D67/00;B01D6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分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滤分离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高分子膜广泛应用在各种气体、液体分离领域,如微滤、超滤、反渗透和纳滤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纳滤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s)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新型分离膜,其分离性能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操作压力较低,对一、二价离子有不同选择性,对小分子有机物有较高的截留特性。纳滤膜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石化、医药、冶金等领域中。膜材料是膜技术的核心。商业上成功应用的复合膜的超薄层聚合物多是芳香聚酰胺。
芳香族聚酰胺膜具有脱盐率高、通量大、化学稳定性优良、应用pH范围宽(4-11)、耐生物降解、操作压力要求低等优点,但不耐氧化,抗结垢和污染能力差,耐氯性差。开发新型功能高聚物膜材料、加强对膜皮层超薄和活化技术研究,制备耐氧化、耐游离氯和抗污染复合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聚酰胺纳滤膜不耐氧化,抗结垢和污染能力差,耐氯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该聚酰胺纳滤分离膜的耐氧化性,抗结垢和污染能力以及耐氯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裁剪好的聚砜基膜,采用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
间苯二胺水溶液 40-50份
均苯三甲酰氯 5-10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 3-5份
蒸馏水 40-50份
樟脑磺酸 2-3份
异丙醇水液 3-5份
正己烷 30-50份。
本发明所述的间苯二胺水溶液的浓度为3-5%。
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用酒精或丙酮将裁剪好的聚砜基膜表面处理干净,备用;
B、按配方要求精确称取各组组分,并分别配制好;将间苯二胺溶于缓冲溶液制得间苯二胺水溶液即水相;将均苯三甲酰氯溶解在正己烷中制得油相,备用;
C、将预先清洁过的聚砜基膜的上表面浸入水相中;取出聚砜基膜,排出多余的水溶液;将聚砜基膜浸入油相中反应20-30秒,快速取出、沥干;
D、在空气中干燥12h,在40-60℃下继续界面化学反应3-5h,即得聚酰胺纳滤分离膜。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以间苯二胺为新的水相单体与均苯三甲酰氯组成界面聚合的反应体系,并添加了多种助剂,改善了界面聚合的工艺条件,制备出综合力学较佳,孔结构较为合理的通量大,截留率高的聚酰胺纳滤分离膜。该分离膜的耐氧化性,抗结垢和污染能力以及耐氯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包括裁剪好的聚砜基膜,采用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
间苯二胺水溶液 40份
均苯三甲酰氯 5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 3份
蒸馏水 40份
樟脑磺酸 2份
异丙醇水液 3份
正己烷 30份。
实施例2
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包括裁剪好的聚砜基膜,采用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
间苯二胺水溶液 50份
均苯三甲酰氯 10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 5份
蒸馏水 50份
樟脑磺酸 3份
异丙醇水液 5份
正己烷 50份。
实施例3
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包括裁剪好的聚砜基膜,采用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
间苯二胺水溶液 45份
均苯三甲酰氯 7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 4份
蒸馏水 45份
樟脑磺酸 2.5份
异丙醇水液 4份
正己烷 40份。
实施例4
一种聚酰胺纳滤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用酒精或丙酮将裁剪好的聚砜基膜表面处理干净,备用;
B、按配方要求精确称取各组组分,并分别配制好;将间苯二胺溶于缓冲溶液制得间苯二胺水溶液即水相;将均苯三甲酰氯溶解在正己烷中制得油相,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正康,未经廖正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