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高效纯化金属锂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8978.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黎明;葛曜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力强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高效 纯化 金属 颗粒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高效纯化金属锂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有金属锂颗粒与有机硅油的混合物置入分液漏斗中,将漏斗盖塞紧,静置72小时,使混合物分层;将分层后位于分液漏斗下层的有机硅油放出;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性质稳定的非极性溶剂正己烷,并进行摇动使正己烷与金属锂颗粒、残余有机硅油充分混匀;静置2小时进行分层;从分液漏斗口分离出下层正己烷与有机硅油混合液,并将上层锂金属颗粒与少量正己烷转移到细口瓶中,置于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保存备用。本发明可获得高纯度的金属锂颗粒;可实现大规模可控分离,方法简单,便于市场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材料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模高效纯化金属锂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和寿命长等特点,使其作为移动设备的电源广受欢迎。1991年索尼公司首次将锂离子电池进行商业化,从此打开了全球范围内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热潮。但是,就锂离子电池本身的能量密度而言,其容量的大小与电极材料种类密切相关。开发高容量的电极材料一直是全球范围内锂离子电池工作者的核心工作之一。石墨是当前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由于其仅有372mAh/g的理论容量,从而制约了电池的能量密度。金属锂负极材料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因为其理论容量密度达到3650mAh/g,是传统石墨电极理论容量的10倍,是建立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系统最佳备选材料之一。
采用有机硅油作为反应介质制备的金属锂颗粒由于体系粘度非常大,若采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将混合液体离心,由于金属锂颗粒较轻而处于上层,下层有机硅油与金属锂颗粒的高粘度混合物难于分离。因此,需要有新的分离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规模高效纯化金属锂颗粒的方法,将金属锂颗粒/有机硅油混合物进行静置分层,然后利用性质稳定的非极性溶剂正己烷重新分散金属锂颗粒/少量有机硅油的混合物,并再次进行混合、静置分层,可实现大规模可控分离,方法简单,便于市场化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规模高效纯化金属锂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尺寸在10~25微米之间的金属锂颗粒与有机硅油的混合物置入分液漏斗中,将漏斗盖塞紧,静置72小时,使混合物自然静置分层;
2)分层完毕后,将分层后的位于分液漏斗下层的有机硅油全部放出;
3)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常温下性质稳定的非极性溶剂正己烷,并进行摇动使正己烷与金属锂颗粒、残余的有机硅油进行充分混匀,得到均匀悬浮液;
4)将上述步骤3)中获得的均匀悬浮液静置2小时,自然分层;
5)从分液漏斗口分离出下层正己烷与有机硅油混合液,并将上层金属锂颗粒与残余的正己烷转移到细口瓶中,放置于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保存备用。由于金属锂颗粒的活泼性非常高,并且极易与水分发生反应,采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一方面不含水分,另一方面不含氧气,因此可以稳定保存金属锂颗粒。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金属锂颗粒的粒径为10~25微米。
从原理上而言, 金属锂颗粒的合成只能在非极性溶剂中进行,否则,使用极性溶剂的情况下,会与金属锂颗粒发生反应;由于金属锂颗粒的合成温度在180-250摄氏度下,所以采用有机硅油是最佳选择:一方面其没有极性,另一方面其沸点在255摄氏度以上,所以能作为金属锂颗粒的合成介质。
本发明使用正己烷作为分离介质的原理:一方面其为非极性溶剂不与金属锂颗粒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其密度介于硅油和金属锂颗粒之间。所以在自然静置的情况下,硅油、正己烷、金属锂颗粒可以自然分层,以除去混合物中的有机硅油,并将金属锂颗粒上浮于正己烷液面上,从下到上依次为:硅油、正己烷、金属锂颗粒,从而顺利实现有机硅油与金属锂颗粒的高效分离纯化,可接近100%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力强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力强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快速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氢氮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