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减少能耗损失的排水管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8956.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路建伟;赵渝生;陶同盛;刘志成;丁连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能耗 损失 排水管 装置 以及 应用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少能耗损失的排水管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冰箱产品均设置有排水装置,将冰箱间室的水排出到冰箱压缩机仓,通过压缩机仓其他部件的热量,将水散发。但是由于排水装置末端开发在压缩机仓中,会导致压缩机仓中的热量通过排水装置回流到冰箱间室中,造成低温环境的冰箱间室温度升高,造成冰箱产品能耗增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可减少能耗损失的排水管装置的冰箱,该装置通过压缩机仓排水管的设计,可有效减少压缩机仓热量回流低温间室,不再影响间室温度,已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减少能耗损失的排水管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冰箱,达到不影响低温冰箱间室的温度,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减少能耗损失的排水管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冰箱,该冰箱包括门体组件、箱体组件和铰链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冷藏间室、变温间室、冷冻间室、压缩机仓组件和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箱体排水管、压缩机仓排水管组件和蒸发盘;所述门体组件通过铰链组件和箱体组件连接,实现门体开关功能,所述排水装置设置于箱体组件中,通过排水装置可将箱体组件中冷藏间室、变温间室中的水排放到压缩机仓组件中,通过热量散发,所述排水装置的箱体排水管设置于箱体组件的发泡层中,所述箱体排水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冷藏间室、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所述箱体排水管另外一端分别与压缩机仓组件和压缩仓排水管组件连接,所述排水装置通过压缩机仓排水管的S型设计或者通过压缩机仓排水管与蒸发盘的浸水封堵设计,可避免压缩仓组件中的量回流至箱体组件的各个间室。
优选的,所述门体组件中门体的数量大于等于1。
优选的,所述铰链组件的数量大于等于2。
优选的,所述冷藏间室、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均位于箱体组件的正面内部,所述压缩机仓组件位于箱体组件的背面下侧内部,所述排水管装置横跨间室与压缩机仓组件。
优选的,所述冷藏间室、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
优选的,所述冷藏间室的数量大于等于0,所述变温间室的数量大于等于0,所述冷冻间室的数量大于等于0。
优选的,所述箱体排水管的一端与冷藏间室、变温间室或冷冻间室中的一个或者全部间室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仓排水管的数量大于等于1。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仓排水管的S型设计和压缩机仓排水管与蒸发盘的浸水封堵设计,可并存或者单独存在于冰箱中。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减少能耗损失的排水管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冰箱,排水装置通过压缩机仓排水管的S型设计,由存留在压缩机仓排水管的水封堵热量回流通道,避免压缩仓组件中的量回流至箱体组件的各个间室,以达到不影响低温冰箱间室的温度,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排水装置通过压缩机仓排水管与蒸发盘的浸水封堵设计,使压缩机仓排水管的出水口浸入在蒸发盘存水页面以下,可有效避免压缩仓组件中的热量回流至箱体组件的各个间室,以达到不影响低温冰箱间室的温度,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冰箱的整体立体图;
图2本发明的冰箱的箱体组件整体立体图;
图3本发明的冰箱的排水装置相关的整体立体图;
图4本发明的排水管水管S弯封堵设计立体图;
图5本发明的排水管水管浸水封堵堵设计立体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门体组件;2、箱体组件;3、铰链组件;4、冷藏间室,5、变温间室;6、冷冻间室;7、压缩机仓组件;8、排水装置;9、箱体排水管;10、压缩机仓排水管组件;11、蒸发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