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共振接收系统及其磁共振接收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8642.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华;朱文广;梁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共振 接收 系统 及其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接收系统及其磁共振接收终端,该终端包括:磁共振LC谐振回路,与磁共振LC谐振回路连接的电路保护电容,对用电设备的充电电压进行采样的采样电路,与采样电路连接的比较器,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电路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和触发器连接,触发器的两个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放大器连接,各输出放大器与图腾柱连接,图腾柱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采样电路和第二场效应管之间还设有同步控制器,电路保护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触发器的电源端以及图腾柱的电源端连接。内建采样、互锁及功率调整功能,实现无线充电的同时,保证了供电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供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共振接收系统及其磁共振接收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目前,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通常采用的是有线充电,如通过充电枪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及普通的插头插座式充电。对于用电设备来说,在采用有线充电时存在着很多的环境限制,如充电设备和电源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寻求充电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在50W以内的用电器充电中,人们正在尝试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这些用电设备进行充电。但是,目前进行无线充电的用电设备端的无线供电接收端电路需要较多的外围零件与其进行搭配,且无法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在无线充电时易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
因此,如何实现对小功率用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共振接收系统及其磁共振接收终端,可以实现对小功率用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共振接收终端,包括:用于接收磁共振发射端发射的电磁能量的磁共振LC谐振回路,与所述磁共振LC谐振回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电路保护电容,对用电设备的充电电压进行采样的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电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和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发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出放大器以及第二输出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输出放大器与图腾柱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图腾柱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其中,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还与同步控制器的同步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同步控制器的同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同步控制器的同步输出端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电路保护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触发器的电源端以及所述图腾柱的电源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采样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采样电路的采样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分压电阻。
优选地,所述参考电压电路为0.7V参考电压输出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比较器和所述触发器之间的限流电阻。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保护电容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的第一电感。
一种磁共振接收系统,包括:
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接收终端;
与所述磁共振接收终端连接,用于向所述用电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