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激光扫描变形提取可靠性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8304.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0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西江;章光;池秀文;吴浩;蒋梅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30;G06T17/00;G01B11/16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激光 扫描 变形 提取 可靠性 评价 方法 | ||
1.一种三维激光扫描变形提取可靠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对三维激光扫描误差进行系统分析,建立由光斑引起的激光点位误差模型;然后引入误差熵模型,在考虑相邻误差熵相互影响的前提下,构建相邻点位误差熵模型,通过引入投影算法,构建真实激光点云误差熵模型;最后,通过误差熵模型与变形提取可靠性的关系,构建基于误差熵的变形可靠性评价指标;
所述的激光点位误差模型是:
式中:为旋转角和平移参数协方差矩阵;为雅克比矩;Rig为配准参数旋转矩阵,Ccar为点位置误差的协方差矩阵;为xg方差,为xg和yg的协方差,为xg和zg的协方差,为yg和zg的协方差,为yg方差,为zg方差;[Xg,Yg,Zg]为激光点位坐标,Xg为点位坐标横向分量,Yg为点位坐标纵向分量,Zg为点位坐标竖向分量;
采用以下方法构建相邻点位误差熵模型:
假设相邻激光点位误差熵以下式所示:
假设以第一个误差熵的中心点作为u,v,w坐标系的中心原点,则相邻误差熵在u轴方向的交点为-ai和d+ai,利用相邻误差椭球交点计算公式,得到相邻误差熵在u轴方向的交点为:
则对于第一个误差熵,在区间[-ai,m]内的误差熵子集大小为:
对于第二个误差熵,在区间[m,d+ai+1]内的误差熵子集大小为:
根据不同误差熵子集的大小Δh1,Δh2,便可得到整个区间内的相邻误差熵大小,即相邻点位误差熵模型为:
式中:ai,bi,ci为第i个点误差熵三个半长轴长度,ai+1,bi+1,ci+1为第i+1个点误差熵三个半长轴长度,d为邻近点之间的距离,m为点云的行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变形提取可靠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方法对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采集的点云数据,采用张量投票或手动的方法进行粗差的剔除,获取无粗差的点云数据,并采用信息熵对邻近点法向量夹角离散概率分布进行描述,得到点云凸凹表面的判断,对其非凸凹区域进行点云的自动简化,同时,简化的过程中根据扫描间隔曲率大小设置不同的简化率,实现点云的非均匀自动简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变形提取可靠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方法建立由光斑引起的激光点位误差模型:
首先分析配准后点云数据的激光光斑特性,分别给出两种分布状态下的光斑性质,即激光点位在光斑中服从均匀分布和激光点在光斑中服从高斯分布,针对不同激光点光斑分布特性,构建基于光斑影响的激光点位误差模型,并且结合激光测距及测角误差,获得综合激光点位的误差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变形提取可靠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方法构建真实激光点云误差熵模型:
假设相邻激光点位误差熵以下式所示:
式中:d为扫描间隔,u,v,w为误差熵的三个轴向;ai,bi,ci为第i个点误差熵三个半长轴长度,ai+1,bi+1,ci+1为第i+1个点误差熵三个半长轴长度,d为邻近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相邻点位误差熵交集计算公式,得到相邻点位误差熵交集大小:
利用相邻误差熵大小及整个点云误差熵大小,则得到真实激光点云误差熵:
式中,n为点云列数,m为点云的行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变形提取可靠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方法构建基于误差熵的变形可靠性评价指标:
在不考虑相邻点位误差熵相交情况下,激光点位误差熵的三个半轴长度为ai,bi,ci,则点云误差熵为:
而在考虑相邻点位误差熵交集的情况下,激光点位误差熵的三个半轴长度为a′i,b′i,c′i,点云误差熵为:
考虑激光点位的缩放,且对应于ai方向的缩放因子为ηi,而ai的最小值为min(ai),假设min(ai)对应的尺度参数为η,则:
从而得到:
a′i=ηiai,b′i=ηibi,c′i=ηici,
将上式带入ΔHerror-entropy及Δherror-entropy,得到:
由以上确定的考虑相邻误差熵交集的三个半轴长度,得到点云极限区间模型为:
该模型即为点-点变形可靠性评价指标模型;ai,bi,ci,为激光点位误差熵的三个半轴长度;
在提取点-面变形的过程中,需要对任意点进行最邻近点的搜索,假设搜索k个邻近点,利用这k个邻近点进行整体最小二乘拟合,如下所示:
为了求出a,b,c的值,提取向量M,得到:
构建实对称的半正定矩阵MTM,对MTM进行特征值分解,求取最小特征值便为a,b,c的值;计算点(xi,yi,zi)到k个邻近点构成平面的距离,如下所示:
由于每个点存在基于误差熵的极值Λi,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也存在极限,该值为:
上式即为点-面变形可靠性评价指标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3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