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旧建筑变形自动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7660.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祝启祥;储友兵;史晓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任月娜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变形 自动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危旧建筑变形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壳体、电源、报警器、连接线、铜球、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一触碰挡板和第二触碰挡板;安装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电源和报警器,安装壳体的下部设置的固定壳体中有能够左右摆动的连接线,连接线的底端连接有铜球,其中固定壳体为封闭壳体,固定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碰挡板和第二触碰挡板,铜球垂悬在第一触碰挡板和第二触碰挡板之间。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便捷,将本发明安置于危旧建筑的墙体上,能够用于监测墙体是否发生变形,当发生墙体变形严重时整个装置线路连通报警装置而发生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危旧建筑变形自动报警装置,属于建筑安全报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的普及,各种建筑层出不穷,在各类新建筑的诞生的同时,也有许多建筑正在老化,而老化的建筑便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而部分老化建筑在生产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拆除,这就需要对这些老旧建筑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而市场上常规的监测便是对建筑进行沉降及变形监测,但是沉降及变形监测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同时还无法对建筑形成有效的实时监测与有效报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成本低廉的危旧建筑变形自动报警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旧建筑变形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壳体、电源、报警器、连接线、铜球、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一触碰挡板和第二触碰挡板;所述安装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电源和报警器,所述安装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能够左右摆动的连接线,所述固定壳体为封闭壳体,所述连接线的底端连接有铜球,所述固定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碰挡板和第二触碰挡板,所述铜球垂悬在第一触碰挡板和第二触碰挡板之间;
所述电源的正极通过电路与铜球相连接,所述第一触碰挡板和第二触碰挡板并联后通过线路与报警器相连,所述报警器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采用紧固螺丝固定在固定壳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体上对应第一触碰挡板和第二触碰挡板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水准气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体为封闭壳体,能够起到防风防雨的作用。
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成本低廉,安装便捷,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建筑,将本发明安置于危旧建筑的墙体上,能够用于监测墙体变形,当发生墙体变形严重时整个装置线路连通报警装置发生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调节杆和紧固螺丝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安装壳体1、电源2、报警器3、固定壳体4、连接线5、铜球6、第一调节杆7、第二调节杆8、第一触碰挡板9、第二触碰挡板10、紧固螺丝11、水准气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7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