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射场源检测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7177.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本;任家富;李琳琳;陶永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G01V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场 检测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射场源检测装置及系统,属于电磁测量领域。其中,发射场源检测装置包括电流检测模块、同步模块、主控模块以及用于连接终端设备的输出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同步模块、输出模块耦合;主控模块通过控制电流检测模块检测发射场源中的发射电流的大小,同时控制同步模块检测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并将发射电流的大小以及发射时刻通过输出模块输出至终端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地下地质体的电磁特征;该电流检测模块与所述同步模块可以对发射电流进行同步采集,使得采集的发射电流的大小以及时刻更加精确,从而可以减少发射电流的测量误差,减小对瞬变电磁测量结果的影响,获得更加准确的地下地质体的电磁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瞬变电磁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射场源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半航空瞬变电磁的测量系统中,利用不接地的回线或者接地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大电流,在地质体产生一次电磁场,被一次电磁场激发的地下地质体将产生二次电磁场。当瞬变电磁发射机场源关闭时,利用同一回线或另一回线接收感应二次电磁场,进行对目标体的探测。该二次电磁场是由地下良导体受激励引起的涡流所产生的非稳定磁场,和地壳中岩石或者矿体的导电性及介电性等电学性质的差异有关,通过测量地下地质体产生二次电磁场的变化,从而研究电磁场的空间或时间分布规律,以解决各种地质问题。
瞬变电磁法中的一次电磁场、二次电磁场可由发射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反映,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发射线圈中流过的电流和发射线圈的面积有关。对一次电磁场而言,一次电磁场强度与发射电流的函数关系较为复杂,二次电磁场除与地下介质电磁特性有关外,与一次电磁场的关系也很复杂,因此发射场源的电流在瞬变电磁法测量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
半航空瞬变电磁勘查系统是一种采用“地面发射、空中接收、地面监控”方式的瞬变电磁观测系统。地面场源发射脉冲大电流产生一次电磁场,空中接收和地面监控接收地质体产生的二次电磁场。二次电磁场测量的时刻应在一次电磁场关断时开始测量,二次电磁场的大小和一次电磁场的大小、以及发射脉冲电流有关。在整个系统中发射线圈的面积一般铺设好后为一个固定值。发射电流的变化对一次电磁场的变化影响尤其重要,这就是要进行发射场源监控的原因所在。在半航空瞬变电磁测量空中接受的信号比地面接收的信号要小得多,为了减少发射电流带来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此在发射场源系统中进行精确检测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和大小非常必要。
因此,如何通过对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和大小进行有效精确地检测,从而提高检测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和大小的准确性,以减少发射电流的测量误差,使得减小对瞬变电磁测量结果的影响,获得更加准确的地下地质体的电磁特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射场源检测装置及系统,其能够通过对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和大小进行有效精确地检测,从而提高检测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和大小的准确性,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地下地质体的电磁特征。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场源检测装置,所述发射场源检测装置包括电流检测模块、同步模块、主控模块以及用于连接终端设备的输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同步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耦合;所述同步模块用于检测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发射时刻的发射电流的大小;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和所述同步模块,并接收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发射电流的大小以及所述同步模块发送的所述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以及所述发射电流的大小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发射电流的发射时刻以及所述发射电流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到地下地质体的电磁特征。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场源检测系统,所述发射场源检测系统包括发射线圈和发射场源检测装置,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发射场源检测装置耦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71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米字形三维电法勘探方法
- 下一篇:一种瞬变电磁法的接地网腐蚀程度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