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4730.0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9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楹;李安波;姚蒙蒙;李梦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斜 岩层 构造 地貌 自动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基岩地层对象,依据邻接、倾斜和倾向一致性的规则,对提取得到的邻接对象建立关系,绘制邻接ARG图;(2)基于邻接ARG图,依据邻接关系构建场景模型,并对场景模型进行简化;(3)按照褶皱筛选规则对简化后的场景模型进行筛选,保留非完整褶皱结构的模型,即为单斜岩层构造。本发明实现了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自动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地质图,通过空间结构模式匹配,自动化识别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平的岩层受地壳变动影响发生倾斜,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称之为单斜构造。常见的单斜岩层构造地貌包括猪背山、单面山等。单斜可能出现在被破坏的背斜翼部,或出现在已被破坏的穹窿构造的四周、盆地的外围、掀斜的水平岩层或断层的掀斜等处。单斜岩层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为褶曲构造的一翼;二为断层构造的一盘;三区域内的不均匀抬升或下降运动形成的。
传统的构造识别主要为人工操作,其工作量大,历时长,且受限于制图人员的技术和认识水平。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地质资料或野外勘察的结果,在地质图上查找单斜主要是查找在褶皱或断层一侧的系列倾斜地层。陈楹等(陈楹,李安波,姚蒙蒙,等.基于空间结构模式匹配的褶皱地貌类型自动识别[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18(11))通过空间结构模式匹配的方法,实现了基于数字地质体面数据对背斜、向斜构造地貌进行自动化识别的方法。但该结构模式仅考虑了对称、重复的结构,对于单斜岩层构造地貌则没有很好的进行识别。
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形成与周围的地貌变迁和构造演化有密切联系,研究单斜岩层构造地貌可为地质图认知、构造演化推理提供有效支持,是构造解析、参数化三维建模等工作的前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字地质图,针对单斜地层倾向一致的规律,以结构模式匹配的方法,基本实现了在基岩山地地区,对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自动化识别。相比传统的人工识别方法,实现了基于地质图的自动化识别,也为非专业人员的地质图读图识图提供了帮助。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的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基岩地层对象(不包括侵入岩体),依据邻接、倾斜和倾向一致性的规则,对提取得到的邻接对象建立关系,绘制邻接ARG图(属性关系图,attributed relationalgraph);
(2)基于邻接ARG图,依据邻接关系构建场景模型,并对场景模型进行简化;
(3)按照褶皱筛选规则对简化后的场景模型进行筛选,保留非完整褶皱结构的模型,即为单斜岩层构造。
其中,步骤(1)具体包括:
(1-1)设置角度阈值α作为判断两个方位角度或走向角度差值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的依据,一般取值[22.5,90);设置倾角阈值β作为判断岩层是否达到倾斜标准的依据,一般取值[15,90),具体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确定;
(1-2)加载矢量格式的地层面要素图层,得到所有面要素集合Stra={si|i=1,2,3,…,n};其中,si表示第i个面要素,面要素包含编号属性Id、地层年代属性Age、产状倾向属性OccT和产状倾角属性OccA,n为面要素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