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隔声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4323.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山;章林柯;邱小军;李和君;张聪鑫;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海纳科德(湖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20 | 分类号: | E06B5/20;E06B7/02;B32B15/18;B32B15/06;B32B17/02;B32B17/06;B32B15/20;B32B15/14;B32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噪系统 通风孔 消声 隔声 隔声门 通风隔声 环境噪声 进风通道 通风功能 维护方便 吸声材料 通风量 多层 噪声 灵活 传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隔声门,它包括:隔声门主体、通风孔、消声管道和有源降噪系统。隔声门主体上有若干个通风孔,每一通风孔连接一条消声管道,每一消声管道内均安装一套有源降噪系统。隔声门主体为多层隔声结构,隔声量大。消声管道通过吸声材料与有源降噪系统降低从通风孔传播的噪声。有源降噪系统可设置工作时间与停止时间,可根据环境噪声变化启动和停止工作。本发明隔声量大,隔声频带宽,同时可作为进风通道,提供通风功能;通风孔个数根据通风量要求灵活增减,扩展方便;消声管道与有源降噪系统安装和维护方便,实用性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噪声污染与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隔声门。
二、背景技术
有许多大型机器设备(如变压器、压缩机和电动机)安装于室内,为了机器设备运输和维护的需要,其所在房间的门均较大,如一些室内变压器房间的大门为8m×8m或8m×6m。这些机器设备辐射出很大的噪声,影响周围的居民或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其中房间大门是一个重要的噪声传播途径。另一方面,大型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将产生较大热量,若房间密封,长期运行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使室内对流通风是常用的散热手段,房间大门也常常被用作进风路径之一。为实现大门的通风隔声功能,目前有多种方案,以室内变压器为例,有的大门采用冲孔不锈钢卷帘门,通过大量小孔通风;有的大门采用平开大铁门,在铁门上密布狭缝用于通风;有的大门采用隔声门,在隔声门下部安装消声百叶,通过百叶的通道进行通风。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冲孔卷帘门一般为单层结构,隔声量较小,特别对低频噪声隔声效果很差,门上的小孔通风面积较小,且孔洞会严重影响大门的隔声性能。采用单层板的平开铁门的隔声量也较小,门上的狭缝通风面积较小,狭缝也会严重影响大门的隔声性能。采用多层结构的隔声门有较大的隔声量,密封条件好的情况下隔声性能良好,但没有通风功能。为了通风,有的隔声门下部不密封,安装消声百叶,通风的同时也向外传播机器设备噪声,由于消声百叶安装于隔声门上,长度有限(如50厘米),即使对中高频噪声,其降噪效果也有限,对低频噪声降噪效果更差,因此影响了隔声门整体隔声性能。因此,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机器设备的大门隔声效果差、通风量小,隔声性能较好却完全不通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隔声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隔声门,所述通风隔声门包括:隔声门主体、通风孔、消声管道和有源降噪系统;所述隔声门主体上有若干个通风孔,每一通风孔连接一条消声管道,每一消声管道内均安装有源降噪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隔声门主体为多层隔声结构,包括钢板、阻尼材料、吸声材料和穿孔饰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个数根据通风量要求灵活增减。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管道安装于所述隔声门主体内侧,平行于隔声门主体,且紧贴隔声门主体;所述消声管道两端开口均平行于隔声门主体,一端开口连接通风孔朝向室外,另一端开口朝向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有源降噪系统为单通道有源控制系统,包括参考传声器、误差传声器、次级声源和控制器;所述参考传声器设置在所述消声管道内靠近朝向室内的开口一侧;所述误差传声器设置在所述消声管道内靠近所述通风孔一侧;所述次级声源设置在所述管道内;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管道内,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参考传声器、所述误差传声器和所述次级声源。
进一步的,所述次级声源与参考传声器距离为drc,需使drc/c>t0的不等式满足,其中c为空气中的声速,t0为有源控制系统存在的电路与算法时延。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管道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截面长边的长度不超过欲使用该有源降噪系统来有效控制的噪声频段的最高频率对应波长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海纳科德(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海纳科德(湖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提升测斜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孔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