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氧化锌/硫化锌纳米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63948.4 | 申请日: | 2016-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2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师唯;赵秀霞;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04 | 分类号: | B01J27/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氧化锌 硫化锌 纳米 异质结 光催化剂 方法 | ||
一种制备氧化锌/硫化锌纳米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方法,该催化剂是由ZnO负载到ZnS而形成的异质结催化剂,是通过以MOF‑5为模板的两步煅烧法,当ZnS‑C在空气中煅烧x分钟时,其表达式为ZnOS‑x。本发明的优点是:1、首次以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为模板制备异质结,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可达到纳米级别且可大规模的合成;2、本发明的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且不需要借助任何共催化剂的条件下,光催化产氢效率高;3、本发明的催化剂稳定性好,便于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氧化锌/硫化锌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高燃烧值的二次能源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也被称为“未来的石油”。不同于石油或煤炭燃烧会产生SO2、CO2等有毒物质,氢燃烧的产物是环境友好的水和热。此外相较于时下的燃料(石油、甲烷、煤炭等),在相同的质量时,氢能含有较大的能量(119KJ/g),是汽油的3倍,再加上氢能易储存和运输,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因此氢能将是极为理想的能源。从能源角度出发,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产生氢是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将取之不竭的太阳能通过分解水制氢,这个过程没有污染物产生,而氢能在使用后也产生水,这是一种理想的良性循环,因此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光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
传统的光催化材料,如ZnO是一种典型的Ⅱ-Ⅵ族的宽禁带(3.37eV)半导体材料,其激子结合能达60meV,拥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而ZnO在水中受紫外光照射容易发生光腐蚀,或是由于其为两性氧化物,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容易发生溶解,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ZnS因其带隙宽、化学稳定性好、无毒环保、成本低等特点而在光催化、光敏电阻、光学传感器以及光致发光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望成为新一代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主体。然而ZnS的带隙宽度(3.68eV)比ZnO的带宽还大,导致其光响应范围仅在紫外光区域。值得注意的是,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都已证实,将ZnO与ZnS两种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的结合可以得到一种新型的材料,而这种材料的光致激发阈值低于单纯ZnO或ZnS两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并且可以提高光催化剂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同时缩小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粒径尺寸,可达到减小光生载流子迁移到催化剂表面平均自由程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最终提高光催化活性,但纳米级异质结制备困难。迄今为止,有多种ZnO/ZnS核/壳复合结构被合成出来。而纳米级ZnO/ZnS异质结却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光催化剂ZnO/ZnS异质结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氧化锌/硫化锌纳米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方法,该催化剂是由ZnO负载到ZnS而形成的异质结催化剂,是通过以MOF-5为模板的两步煅烧法,当ZnS-C在空气中煅烧x分钟时,其表达式为ZnOS-x,当x=15、30、45、60分钟时,得到ZnO/ZnS异质结纳米颗粒分别为ZnOS-15,ZnOS-30,ZnOS-45,ZnOS-60。
所述的制备氧化锌/硫化锌纳米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六水硝酸锌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形成溶液1,将对苯二甲酸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形成溶液2,然后将溶液1加入到溶液2中,混合均匀,置于100℃下回流反应12小时,自然降温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分别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洗涤3次,最后在70℃下真空干燥12小时,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金属-有机框架配合MOF-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3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