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XRD和XRF组合检测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2688.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程卓;陈凯;倪效勇;宋俊磊;王典洪;唐孟月;刘梦梦;邹武华;李若琳;张峻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4M1/725;G06F1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xrd xrf 组合 检测 分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分析系统领域,尤其涉及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检测的分布式检测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XRD(X-ray diffraction的缩写,X射线衍射)和XRF(X-Ray Fluorescence的缩写,X射线荧光)检测设备大多数配备内置电脑,或者通过电缆连接个人电脑,电脑分析检测数据并显示分析结果,该方式只能一台电脑连接一个XRD或XRF设备,功耗较高,不便于携带,尤其是需要多台XRD或XRF设备进行分布式检测时,需要配备多台电脑,占用空间大,需要多名使用者协同作业,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同时通过多台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的分布式检测分析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XRD和XRF组合检测分析系统,所述检测分析系统包括检测设备、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检测设备设有输出接口,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主控模块、WIFI模块、RS232电平转换模块和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输入接口连接主控模块和RS232电平转换模块,所述RS232电平转换模块连接主控模块,所述RS232电平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RS232信号的电平转换为TTL电平并发送给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控制WIFI模块将接收到的检测数据转换为WIFI信号,所述移动终端设有结果显示区和无线网卡,所述无线网卡接收无线通信模块的WIFI信号,所述结果显示区显示检测数据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设有USB输入接口和RS232输入接口中至少一种输出接口,与所述检测设备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对应的设有USB输入接口和RS232输入接口中至少一种输入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为多个,每个所述检测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对应连接,多个所述检测设备采集检测数据,所述检测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数据转换为WIFI信号,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卡接收WIFI信号,将在结果显示区显示数据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是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组合检测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类型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掌上电脑。
进一步地,所述结果显示区根据移动终端的类型适配为电脑软件客户端、手机软件以及可直接在浏览器上显示的程序。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分析系统体积小、便于携带、功耗小,进行分布式测量时可通一个手持终端反馈多个检测设备的信息,节省占地面积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布式检测分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布式检测分析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同时通过多台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的分布式XRD和XRF组合检测分析系统,所述检测分析系统包括检测设备10、移动终端20和无线通信模块30,所述检测设备10设有输出接口1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包括主控模块31、WIFI模块32、RS232电平转换模块33和输入接口34,所述输入接口34和输出接口11连接,所述输入接口34与主控模块31、RS232电平转换模块33连接,所述RS232电平转换模块33连接主控模块31,所述RS232电平转换模块33将RS232信号电平转换为TTL电平并发送给主控模块31,所述主控模块31控制WIFI模块32将检测数据转换为WIFI信号,所述移动终端20设有结果显示区21和无线网卡22,所述无线网卡22接收无线通信模块30的WIFI信号,所述结果显示区21显示检测数据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不同管径的液膜双轴向流动参数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设备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