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米菜风味萍蓬豆瓣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1959.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9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陵县玉竹协会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米菜 风味 豆瓣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以辣米菜、萍蓬草子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辣米菜风味萍蓬豆瓣酱。
背景技术
辣米菜,生长在南方,是田园间的小草。冬季满地丛生,有2、3寸长,它的梗柔软,叶子很小。辣米菜味辛,性温,无毒,具有去冷驱寒、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常用于心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萍蓬草子,睡莲科萍蓬草属萍蓬草的种子,种子多数矩圆形,长5mm,褐色,革质,假种皮肉质。萍蓬草子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益胃、活血调经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月经不调等症状。
桑皮,为桑树的皮,根皮呈长而扭曲的板片状或双边内卷的筒状,厚3~6mm。表面淡黄白色或白色,有残留的红棕色或红黄色栓皮斑块,具明显纵向细纹。桑皮味甘、微苦,归肺、脾经,具有泻肺火、平喘咳的功效,常用于肺热喘咳、水饮停肺、胀满喘急等症状。
桑寄生,别称桃树寄生,苦楝寄生等。嫩枝、叶密被褐色或红褐色星状毛,有时具散生叠生星状毛,小枝黑色,无毛,具散生皮孔。叶近对生或互生,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3-4.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绒毛;侧脉4-5对,在叶上面明显;叶柄长6-12毫米,无毛。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常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等症状。
豆瓣酱是由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造出来的一种发酵红褐色调味料,它是由蚕豆(华南,西南等地用蚕豆,中原,华东地区多用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做成的。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习惯不同,在生产豆瓣酱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精、辣椒等原料。以辣米菜、萍蓬草子为原料,桑皮、桑寄生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营养保健型豆瓣酱,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辣米菜、萍蓬草子为原料,同时添加桑皮、桑寄生,开发出一种辣米菜风味萍蓬豆瓣酱。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豆瓣酱的一项空白。
一种辣米菜风味萍蓬豆瓣酱,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辣米菜预处理:取晒干的辣米菜,放入洗涤槽,用35-50℃的温水浸泡30-60分钟,后捞起用流动水洗净,沥干体表水,切成0.5-1厘米长的碎段;
B.萍蓬草子预处理:取晒干的萍蓬草子,放入洗涤槽,用35-50℃的温水浸泡1-2个小时,后捞起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
C.黄豆预处理:选用无霉变、无虫蛀的黄豆,将黄豆倒入去皮机中进行去皮,后向泡豆池注入黄豆重量的2-3倍的清水,再投入去好皮的黄豆浸泡10-15个小时;
D. 蒸煮:取浸泡好的黄豆150-180重量份放入蒸锅,蒸至豆粒熟透为止;
E.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桑皮、桑寄生,加入原料中药材重8-15倍的水,浸泡2-3小时,再煎煮30-60分钟,后用装有100-120目网筛的打浆机制成中药浆;
F.制曲:取沥干的辣米菜碎段10-20重量份、沥干的萍蓬草子5-10重量份、中药浆3-6重量份、熟黄豆120-150重量份,酱曲0.08-0.1重量份、小麦粉70-90重量份,混合均匀,倒入竹编盘,厚度保持在2-3厘米,室温控制在30-33℃,待品温升至35℃时进行翻曲,并将结饼的曲块搓散,再摊平,控制品温最高不超过38℃,维持2-3天,制成豆瓣酱曲;
G.发酵:取水150-180重量份,食盐35-40重量份,烧开,再放入香料包0 .7-0 .9重量份,继续煮5-10分钟,取出香料包,将溶液倒入发酵池中,再加入豆瓣酱曲,搅拌均匀,静置发酵,当酱曲升温至38-42℃,将面层与池底层的豆瓣酱搅翻均匀后自然晒露发酵,每周掀酱2-3次,掀酱时要将经过日晒,将较干、色泽较深的酱醅集中,再用力往下压入酱醪内深处发酵,日晒夜露发酵70-90天;
H.调配、灭菌:将发酵好的豆瓣酱上下打耙,混合均匀放入夹层锅内,启动搅拌,通气加热至75℃停止加热,保温维持60-90分钟,等夹层锅中间的酱的温度自然冷却到35℃时,停止搅拌和冷却,装入已灭菌冷却的消毒玻璃瓶中,瓶中留有5-10%的空隙,然后封口,杀菌后制得辣米菜风味豆瓣酱成品;
I.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辣米菜风味豆瓣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
本发明所述步骤E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桑皮40-50%、桑寄生5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陵县玉竹协会,未经南陵县玉竹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