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冷凝层的蒸泡两用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1934.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平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冷凝 两用 茶壶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冷凝层的蒸泡两用茶壶,茶壶本体外侧设茶壶嘴和茶壶把;壶壁内侧中部设承接卡槽,承接卡槽上卡设分隔架;分隔架包括圆柱形分隔体,分隔体下端连接环形分隔板,分隔板端部设卡接头,卡接头卡合于承接卡槽内;分隔板下方为煮水腔,分隔体内为蒸煮腔,分隔体外、分隔板上方为积水腔;蒸煮腔与煮水腔连通,积水腔与茶壶嘴连通;蒸煮腔和积水腔上端开口;壶底内设固定件;茶壶盖内侧设导流面,导流面边缘与积水腔的开口外缘对齐;茶壶盖内部具冷却腔,冷却腔顶部设入水口,入水口密封螺合壶盖握持部;分隔体和固定件内设内螺纹,分隔体或固定件内螺合有容置盒,容置盒上下两端为网状结构。本发明可作为蒸茶茶壶和泡茶茶壶两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冷凝层的蒸泡两用茶壶。
背景技术
中国人在世界上是最早饮用茶的,唐宋人喝茶多为煎茶、点茶,到明末时人们逐渐改煮茶为泡茶,用沸水直接冲泡。至清代,饮茶盛况空前,不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茶,而且办事、送礼、议事、庆典也离不开茶。而近代,茶已渗透到中国每个阶层生活的每个角落,饮茶已成了中国人民老少咸宜、男女皆爱的举国之饮,而这种冲泡的方式也延用至今。从古至今,茶叶养生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在熟悉茶性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茶叶后,正确的冲泡方法不仅能生津解渴,消食祛痰,还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可是泡茶讲究水质、水温器皿、浸泡时间等,许多人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不能享受到好茶的滋味。
现有的茶壶基本分为蒸茶茶壶和泡茶茶壶,二者使用方式不同,前者通过水蒸气对茶叶进行蒸煮,获得茶汁;后者直接通过热水对茶叶进行浸泡获得茶汁。不同的使用者青睐不同的饮茶方式,如果想要增加饮茶的丰富性,就需要配备至少两种茶壶,以获得不同的茶汁。这就提高了使用者的费用成本,且过多的茶具需要空间进行存放,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冷凝层的蒸泡两用茶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蒸茶和泡茶需要准备两个茶壶带来的成本提高、存放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冷凝层的蒸泡两用茶壶,包括茶壶本体和设于所述茶壶本体上方的茶壶盖;所述茶壶本体外侧设置有茶壶嘴和茶壶把;
所述茶壶本体的壶壁内侧中部设置有一圈承接卡槽,所述承接卡槽上卡设有分隔架;
所述分隔架包括一圆柱形的分隔体,所述分隔体的下端连接有一环形的横向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承接卡槽配合的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卡合于所述承接卡槽内;
所述茶壶本体内部位于所述分隔板下方的部分形成煮水腔,所述茶壶本体内部位于所述分隔体内的部分形成蒸煮腔,所述茶壶本体内部位于所述分隔体外、所述分隔板上方的部分形成积水腔,所述蒸煮腔和积水腔位于所述煮水腔的上方;所述积水腔环绕在所述蒸煮腔的外侧;
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煮水腔连通,所述积水腔与所述茶壶嘴连通;
所述蒸煮腔和积水腔的上端开口;
所述茶壶本体的壶底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分隔体同内径的圆柱形固定件;
所述茶壶盖的内侧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边缘与所述积水腔的开口外缘对齐;
所述茶壶盖的内部具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顶部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密封螺合有壶盖握持部;
所述分隔体和固定件内设置有相同的内螺纹,所述分隔体或固定件内螺合有容置盒,所述容置盒的上下两端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包括顶部的弧面段和下部的与所述弧面段连接的直面段。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条。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条位于所述直面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平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平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泡两用茶壶
- 下一篇:具有密封嘴的蒸泡两用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