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粒度下土壤氮分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0091.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谢德体;倪九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7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粒度 土壤 分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粒度下土壤氮分级方法,具体步骤为,1)采用去离子水提取土壤样品中游离态氮FN;2)再采用氯化钾KCl提取土壤样品中离子交换态氮IEN;3)再采用醋酸钠‑醋酸缓冲液和氢氧化钠NaOH分别提取土壤样品中碳酸盐结合态氮CN和铁锰氧化态氮IMON;4)再采用盐酸HCl提取土壤样品中的酸解态氮HN;5)最后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残留态氮RN。本方法对自然粒度下土壤中氮的分级进行了细化,分级更加科学和全面,通过不同化学提取剂的选择和提取顺序保证了分级的准确与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氮分级,特别是涉及一种专门针对自然粒度下土壤氮的分级方法,属于土壤氮分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既是植物生长必需元素,又是面源污染和温室效应的驱动因子。土壤中富含丰富的含氮物质,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中氮的重要源/汇。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的生化行为存在差异性,采用适宜的方法研究土壤中氮的赋存形态组成和分布,是准确理解地球生态系统中氮生化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前提。
土壤中氮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两部分,其中以有机氮为主。有机氮的赋存形态主要分为有机残体和腐殖质,其组成和结构非常复杂,划分较为困难。无机氮赋存形态主要包括铵态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
目前土壤氮的传统测定方法是将土壤风干磨碎后,研究总氮、有机氮和无机氮,此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是不能准确给出土壤氮循环的信息。土壤颗粒具有空间异质性,大小和结构组成均存在差异,大颗粒在自然环境变化中很难破碎,使氮逸出而参与循环,土壤中真正参与循环的是可溶性氮和颗粒性氮。土壤氮的传统测定方法很难区分真正参与地化循环的氮形态,无法准确描述土壤氮赋存形态在地化行为中的作用,限制了地球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土壤氮分级方法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专门针对自然粒度下土壤氮分级方法。本方法对自然粒度下土壤中氮的分级进行了细化,分级更加科学和全面,通过不同化学提取剂的选择和提取顺序保证了分级的准确与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然粒度下土壤氮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先采集新鲜的土样样品,然后用化学提取剂逐级提取,即利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对自然粒度下土壤样品中氮的赋存形态进行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去离子水提取土壤样品中游离态氮FN,包括游离态总氮FTN、可溶性总氮DTN、游离态氨氮F-NH4+、游离态硝氮F-NO3-、游离态颗粒氮FPN及可溶性有机氮DON;
2)在步骤1)提取后的土壤样品中再采用氯化钾KCl提取土壤样品中离子交换态氮IEN,包括离子交换态总氮IETN、离子交换态氨氮IE-NH4+、离子交换态硝氮IE-NO3-、离子交换态有机氮IEON;
3)在步骤2)提取后的土壤样品中再采用醋酸钠-醋酸缓冲液和氢氧化钠NaOH分别提取土壤样品中碳酸盐结合态氮CN和铁锰氧化态氮IMON;
4)在步骤3)提取后的土壤样品中再采用盐酸HCl提取土壤样品中的酸解态氮HN,包括酸解总氮HTN、酸解铵态氮AN、酸解氨基酸态氮AAN、酸解氨基糖态氮ASN和酸解未知态氮UAN;
5)在步骤4)提取后的土壤样品中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残留态氮R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