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药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0075.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以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以栋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5/00;A61P25/20;A23L33/105;A23L7/1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13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衰弱 制备 中药药膳 治疗 无毒副作用 重量份配比 耐药性 服用方便 宁心安神 阴虚火旺 滋阴清热 熟地 北沙参 成瘾性 原料药 重量份 熬煮 粳米 去渣 洗净 玉竹 粥食 枸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药膳及其制备方法,是由按重量份配比计的熟地22‑27、北沙参12‑17、玉竹12‑17、枸杞12‑17洗净后,用布包好煎汤,去渣,与150‑200重量份的粳米一同熬煮成粥食服用即可。本发明中各原料药均为常用药物,原料廉价易得,治疗费用低,制备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不会产生成瘾性和耐药性,具有滋阴清热,宁心安神等作用,特别是对阴虚火旺所致的神经衰弱疗效更加确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膳,具体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是指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多因患者长期受有精神创伤或突然受到某种精神刺激而形成,主要症状为失眠、心悸、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痛、易烦躁、食欲不振等。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学习过度紧张,休息和睡眠无规律,神经衰弱的患者逐渐呈上升趋势。
目前,针对神经衰弱的疗法主要是依赖安定等安眠镇静剂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易产生成瘾性和耐药性,不宜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药膳,主要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计的原料制成:
熟地22-27
北沙参12-17
玉竹12-17
枸杞12-17
粳米150-200。
上述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药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熟地、北沙参、玉竹、枸杞洗净后,用布包好煎汤,去渣;
(2)将粳米加入步骤(1)的药汤熬煮成粥食即可。
配方中所述各原料药均为常用药物,在《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其中:
熟地:具有补血滋阴等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等症;
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等功效,常用于肺热燥咳、热病津伤口渴等症;
玉竹: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常用于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等症;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常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
粳米:具有补中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和五脏、通四脉,止烦,止渴等功效。
本发明的优点是:各原料药均为常用药物,原料廉价易得,治疗费用低,制备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不会产生成瘾性和耐药性,具有滋阴清热,宁心安神等作用,特别是对阴虚火旺所致的神经衰弱疗效更加确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药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熟地25克、北沙参15克、玉竹15克、枸杞15克洗净后,用布包好煎汤,去渣;
(2)将180克粳米加入步骤(1)的药汤熬煮成粥食服用,每天1次,连服7天。
应用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以栋,未经黄以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羊混合感染的中兽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