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尾矿中回收细粒和微细粒锡石的选矿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8345.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2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宋永胜;温建康;李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6 | 分类号: | B03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秀青;熊国裕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回收 细粒 微细 锡石 选矿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尾矿中回收细粒和微细粒锡石的选矿工艺。该选矿工艺利用超细提纯分级系统‑浮选联合流程处理尾矿中的细粒和微细粒锡石,其包括:将尾矿调浆通过隔筛后,先利用两个具有复合力场的超细提纯分级系统串联脱除5μm粒级细泥;第一个超细提纯分级系统的沉砂经超细磨后再返回得到第一个超细提纯分级系统,形成一个闭路循环。该工艺利用超细提纯分级系统替代了传统的重选设备脱泥,可显著脱除‑5μm的超细泥,消除大部分极微细的细泥对浮选的不利影响,起到预富集作用;简化了脱泥工艺,改善了脱泥效果。该工艺可以回收尾矿中细粒和极微细粒锡石的利用率,可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尾矿中回收细粒和微细粒锡石的选矿工艺,属于选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锡石矿物的嵌布粒度直接关系到锡矿石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嵌布粒度微细的锡石,由于被其他矿物包裹。若实现锡石矿物的有效单体解离,需要将矿石细磨,而锡石由于其性脆、易碎等特殊物理性质,在碎矿、细磨过程中极易泥化或过粉碎,产生大量的次生矿泥,使得微细粒锡石回收困难。目前世界上锡矿山每年损失的锡30%左右是以细泥的形式损失的。
以常规的选矿方法回收尾矿中的微细粒锡石时,其效果较差。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脱泥时缺乏精细的粒度控制,细泥脱除率不高,且在脱泥时会损失部分锡石;另一方面是浮选回收微细粒锡石矿物时,由于锡石表面亲水性较强,需要捕收能力较强的捕收剂才能保证足够的回收率,但是由于锡石属于氧化矿,捕收锡石的同时,也会捕收大量与锡石可浮性相近的脉石,造成精矿品位低、回收率低,中矿再选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工艺,对细粒和微细粒嵌布的锡石尾矿进行精细脱泥,提高中矿的再选效率,锡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提高锡石的回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尾矿中回收细粒和微细粒锡石的选矿工艺,该工艺可以改善脱泥效果和提高中矿再选效率,显著提高细粒和微细粒锡石的选别指标。本发明所涉及的细粒和微细粒锡石是指尾矿中损失的锡石平均嵌布粒度小于20μm的锡矿石,且主要以包裹体或连生体形式存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尾矿中回收细粒和微细粒锡石的选矿工艺,该选矿工艺利用超细提纯分级系统-浮选联合流程处理尾矿中的细粒和微细粒锡石,其包括:
将尾矿调浆通过隔筛后,先利用两个具有复合力场的超细提纯分级系统串联脱除5μm粒级细泥;
第一个超细提纯分级系统的沉砂经超细磨后再返回得到第一个超细提纯分级系统,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优选地,所述的选矿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尾矿进行调浆后,利用0.3mm的隔筛将尾矿中的粗粒、铁屑或杂物隔除,通过0.3mm隔筛的物料进入φ50mm的超细提纯分级机;
(2)φ50mm超细提纯分级机溢流(-20μm)进入φ10mm超细提纯分级机;φ50mm超细提纯分级机沉砂(+20μm)经浓缩后进行超细磨,磨矿细度为-0.010mm75~90%,磨完后的矿浆再返回φ50mm超细提纯分级机;
(3)φ10mm超细提纯分级机溢流脱除5μm的细泥;φ10mm超细提纯分级机沉砂(+5μm)经调浆后进行浮选;
(4)浮选进行两次粗选,两次扫选,产出大尾矿,所有泡沫顺序返回;
(5)粗选泡沫进行四次精选,其中第一次精选尾矿进行两次扫选后,产出小尾矿,所有泡沫顺序返回。
优选地,在步骤(2)和步骤(3)中,超细提纯分级机的矿浆调浆浓度为5-20%(重量比),φ10mm超细提纯分级机进浆压力为0.65~1.0MPa,φ50mm的超细提纯分级机进浆压力为0.1~0.6MPa。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8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