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半圆垄作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7599.5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马清艳;蒋加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加文;马清艳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408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半圆 垄作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农业种植业辣椒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辣椒生产方法停留在传统的栽培方法,栽植密度小,田地立体空间利用率底下,产量明显较低,收获成品果率较低,经济效益较低。本发明方法是辣椒在4米畦田,起半圆形4条垄,半圆垄半径就是垄高为50厘米,半圆垄直径就是垄宽为100厘米,每条半圆垄上栽植4条苗带,半圆垄弧长157厘米,苗带间弧面上距离为40厘米,苗带之间的高度差为25厘米,标准4米畦田实际栽植是16行苗带,4米畦田增加了8行苗带,一穴一株,亩栽植13340株,一垄四行苗带半圆垄作植栽培方法,充分利用田地苗带之间的高度差,栽植后苗木之间就自然形成了25厘米高度差,充分利用光照和田间立体空间,合理提高栽植密度,早封垄,防止发生脐腐病、日灼病,加上配套管理,提高红干椒单产,打破传统栽培方法,增加生产者经济收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方法是辣椒在4米畦田,起半圆形4条垄,半圆垄半径就是垄高为50厘米,半圆垄直径就是垄宽为100厘米,每条半圆垄上栽植4条苗带,半圆垄弧长157厘米,苗带间弧面上距离为40厘米,苗带之间的高度差为25厘米,标准4米畦田实际栽植是16行苗带,4米畦田增加了8行苗带,一穴一株,亩栽植13340株,形成4米畦田栽植4条垄,1垄栽植4条苗带,一垄四行苗带半圆垄作植栽培方法,把这种栽培方法称为444半圆垄作栽培法,即4米畦田,半圆垄4条,1垄栽植4行苗带,亩保苗1.334万株。
具体实施方式:
一、品种选择
选择增产潜力大,主茎结果型,抗倒伏、抗病虫、丰产类型的品种。干椒品种主要选择鲁红7号;干鲜两用品种鲁红9号,鲁红13号。
二、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机械或人工精选,剔除破粒、病斑粒、虫食粒、有青秕粒和其他杂质,精选后的种子要达到二级良种以上,纯度99%以上,净度98%,发芽率9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精选后的种子播前全部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应针对当地病虫害和土壤微量元素丰缺选定,种衣剂中微量元素不足时应增加相应微肥拌种。
三、整地施肥
(一)、整地
定植前在4米畦田,起半圆形4条垄,半圆垄半径就是垄高为50厘米,半圆垄直径就是垄宽,100厘米,散施腐熟有机肥6000 kg/亩左右。
(二)、施肥
配方施肥:①施二铵(N-P2O5-K2O=18-46-0)70kg/亩+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0-30)70kg/亩+钙肥12kg/亩+硫酸锌1.5 kg/亩;②用红干椒专用肥(N-P2O5-K2O=19-19-19)1160kg/亩+钙肥15kg/亩+硫酸锌1.5 kg/亩做基肥,农肥和化肥必须做到深施或分层施。防治地下害虫,田状元颗粒剂1~2 kg/亩,与化肥基肥混合施入。
田间肥料混拌,把农家肥6000 kg +二胺30kg+硫酸钾复合肥40kg+钙肥12kg+硫酸锌1.5kg+田状元颗粒剂1kg充分混合,均匀撒施畦田内,用旋耕机旋8-10厘米深,在用筑埂器起垄,4米畦田,起半圆形4条垄,半圆垄半径就是垄高为50厘米,半圆垄直径就是垄宽为100厘米,余下肥料通过滴灌施入。
(三)、根外追肥
于辣椒花期每亩0.1~0.2kg磷酸二氢钾+50ml腐殖酸对水30kg叶面喷施;结果期每亩酰胺酯100ml+氨基酸50 ml+酸二氢钾0.1kg对水40kg叶面喷施,过15天再叶面喷施一次。一般喷施3 ~4次效果明显。
腐植酸肥料的作用
1、增强肥力(1)减少土壤对可溶性磷的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促使土壤微量元素的活化,通常土壤中磷酸钙很难溶于水,而加入腐植酸反应后所形成的磷酸氢盐和磷酸二氢盐都溶于水,能被农作物吸收。 (2)腐植酸可与一些难溶盐形态存在的微量元素如Fe、AL、Cu、Mg、Zn等形成络合物。溶于水被作物吸收。这些微量元素的商品化学螫合微肥价格很贵,一般农民不愿购买,而腐植酸价格适中,深受农民的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加文;马清艳,未经蒋加文;马清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7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