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CU的触摸按键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7029.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万上宏;叶媲舟;黎冰;涂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巨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3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cu 触摸 按键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具体是一种基于MCU的触摸按键芯片。
背景技术
目前IC设计中对触摸按键芯片灵敏度校准及功能仿真验证都在板级上实现,在传统的 IC性能功能仿真局限于硬件仿真功能验证,局限在底层的开发,没有形成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系统,每个功能需要能通过一套硬件来进行测试,随着测试性能及仿真的深化,功 能验证和模拟仿真都需要大幅度提高硬件的性能,以得到准确的测试及仿真效果,然而这 势必会导致硬件系统成本不断增加,效果却没有明显增加,导致开发周期变长,成本在增 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CU的触摸按键芯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MCU的触摸按键芯片,包括参考振荡器REF_OSC、触摸感应振荡器SENS_OSC、时钟门控单元CG1、时钟门控单元CG2、触摸按键检测单元TK_DET以及MCU内核MCU_CORE,参考振荡器REF_OSC振荡器负责产生参考时钟clk_ref。时钟门控单元CG1负责对参考时钟clk_ref进行门控,当参考振荡器使能信号ren为高有效状态时,时钟门控单元CG1开启,由参考振荡器REF_OSC振荡器产生的参考时钟clk_ref被输送至触摸按键检测单元TK_DET,当按键被有效按下时,触摸感应振荡器SENS_OSC的频率变小;时钟门控单元CG2负责按键时钟clk_key进行门控,当触摸感应振荡器使能信号sen为高有效状态时,时钟门控单元CG2开启,由触摸感应振荡器产生按键时钟clk_key被输送至触摸按键检测单元TK_DET,MCU内核MCU_CORE根据用户定义的指令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触摸感应振荡器SENS_OSC能够被视为一个压按传感器,在一些外部电路的配合下,能够将按键上的压力转化为一定幅度的频率的变化。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MCU内核MCU_CORE输出有效的参考振荡器使能信号ren以及触摸感应振荡器使能信号sen后,触摸按键检测单元TK_DET才能获得工作需要的有效时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简洁的内部架构实现了有效的触摸按键检测,具有低生产成本的优点,基于MCU内核,在应用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要求的灵敏度设置不同的检测阈值,所以芯片的应用范围较广;为了防止干扰导致的检测错误,芯片用户可以设置在一段时间内,当检测有效次数超过N次后,才做出将触摸按键有效判定,从而使应用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MCU的触摸按键芯片的触摸按键有效检测的原理图。
图2为触摸按键检测单元的得到检测计数值det_cnt的工作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MCU的触摸按键芯片,芯片内部包括参考振荡器REF_OSC、触摸感应振荡器SENS_OSC、时钟门控单元CG1、时钟门控单元CG2、触摸按键检测单元TK_DET以及MCU内核MCU_CORE。
参考振荡器REF_OSC振荡器负责产生参考时钟clk_ref。时钟门控单元CG1负责对参考时钟clk_ref进行门控,当参考振荡器使能信号ren为高有效状态时,时钟门控单元CG1开启,由参考振荡器REF_OSC振荡器产生的参考时钟clk_ref被输送至触摸按键检测单元TK_DET。
触摸感应振荡器SENS_OSC亦可以被视为一个压按传感器,它在一些外部电路的配合下,能够将按键上的压力转化为一定幅度的频率的变化。在应用中,当按键被有效按下时,触摸感应振荡器SENS_OSC的频率将会变小。时钟门控单元CG2负责按键时钟clk_key进行门控,当触摸感应振荡器使能信号sen为高有效状态时,时钟门控单元CG2开启,由触摸感应振荡器产生按键时钟clk_key被输送至触摸按键检测单元TK_D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巨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巨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7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