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6960.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锐;胡世创;周唯逸;金英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极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装置,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电流互感器在交接及大修前后应进行极性试验,以防在接线时将极性弄错,造成在继电保护回路上和计量回路中引起保护装置错误动作和不能够正确的进行测量,所以必须在投运前做极性试验。
由于没有自动测试装置,现有技术中,对互感器同名端的测试方法大都分为三种:
(1)第一种是交流法。这种方法对变流比在5以下时采用交流法测量比较简单准确,对变流比超过10的互感器不要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而电力系统常用电流互感器变比为400∶5;600∶5,因此这种方法不适用。
(2)第二种是仪表法。使用仪表法由于试验设备较重,搬运麻烦,接线长度不够等问题。适合在实验室内使用,不适合在变电站内。
(3)第三种是直流法。这种方法目前在测试同名端时被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在开关柜后面手持干电池搭试,一人在开关柜前手持万用表用肉眼观察万用表指针运动方向,因此,这种方式成本高,浪费人力。
为此,如何对大型电互感器在交接及大修前后应进行自动极性试验时,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测试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对大型电流互感器在交接及大修前后应进行自动极性试验时,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测试成本。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包括:
受控开关,其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用于连接至互感器一次侧的两端,受控开关用于在其控制极响应有效/无效电平时导通/断开第一极和第二极,以向互感器一次侧的两端加载电压彻断加载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互感器二次侧两端响应一次侧两端加载电压变化产生的响应电压;控制器,用于根据加载电压和响应电压的偏差检测互感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的极性。
可选地,控制器还用于向受控开关的控制极提供有效/无效电平的驱动信号。
可选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连接至受控开关的控制极,用于向受控开关的控制极提供有效/无效电平的驱动信号;第二控制器,连接至信号采集电路,用于检测互感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的极性。
可选地,还包括:通信模块,连接至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之间,用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之间数据交互;触发开关,连接至第二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二控制器向第一控制器提供用于表征提供有效的驱动信号的触发信号。
可选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可选地,响应电压包括:第一响应电压和第二响应电压;触发开关触发第一控制器提供有效电平时,信号采集电路采集互感器二次侧两端的第一响应电压;触发开关触发第一控制器提供无效电平时,信号采集电路采集互感器二次侧两端的第二响应电压;有效电平到来的时间早于无效电平到来的时间;控制器用于根据加载电压与第一响应电压和第二响应电压的偏差检测互感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的极性。
可选地,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可视化显示第二控制器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受控开关为PNP型晶体管,有效电平为低电平,无效电平为高电平;或者,受控开关为NPN型晶体管,有效电平为高电平,无效电平为低电平。
可选地,受控开关包括:三极管,其控制极为受控开关的控制极,其第二极接地;二极管,其阳极与三极管的第一极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为受控开关的第一极;限流电阻,其一端与三极管的第一极连接,其另一端为受控开关的第二极。
可选地,还包括:同向加法器,连接至互感器二次侧和信号采集电路之间,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经同向加法器抬升后的响应电压。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由于受控开关用于在其控制极响应有效/无效电平时导通/断开第一极和第二极,以向互感器一次侧的两端加载电压/切断加载电压;信号采集电路采集互感器二次侧两端响应一次侧两端加载电压变化产生的响应电压;控制器根据加载电压和响应电压的偏差检测互感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的极性。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器能够自动地检测互感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的极性,实现了对大型电互感器在交接及大修前后应进行自动极性试验时,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测试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6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