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和预测综合焦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6077.3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陈鑫;曹卫华;胡杰;杜胜;周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C22B1/16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雄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综合 焦比 预测 模型 方法 | ||
1.一种建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和预测综合焦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定综合焦比作为衡量烧结过程碳效的指标,并计算综合焦比;
(2)确定影响综合焦比的烧结参数,对烧结参数的生产历史数据进行时序配准和平均值滤波处理,得到样本数据库;
(3)针对对步骤(2)得到的样本数据库,首先,对样本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针对每个烧结参数的贡献率确定主成分变量的个数,实现烧结参数的数据降维,并重新组合,得到主成分变量;
(4)以步骤(3)得的主成分变量作为输入变量,以步骤(1)得的综合焦比作为输出变量进行重复计算和验证,使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建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
(5)分析待烧结矿的烧结参数,对待烧结矿的烧结参数进行数据降维,并重新组合,得到待烧结矿的主成分变量;
(6)将步骤(5)得到的待烧结矿的主成分变量输入步骤(4)建立的综合焦比预测模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的输出变量即为待烧结矿烧结过程的综合焦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和预测综合焦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综合焦比是生产每吨铁水消耗的燃料所折合成的焦炭数量,综合焦比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η表示综合焦比(Kg/t),wc表示焦粉配比(%),p表示成品率(%),q表示烧损率(%),QD表示烧结的大成矿产量(Kg/h),QX表示烧结的小成矿产量(Kg/h),QF表示烧结的返矿量(Kg/h),QP表示烧结的铺底料量(Kg/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和预测综合焦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参数通过分析烧结过程机理得到,烧结参数包括垂直燃烧速度、上升点、上升点温度、烧结终点、烧结终点温度、返矿、风箱负压、料层厚度、台车速度和焦粉配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和预测综合焦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烧结过程存在时滞,为了确保烧结参数在时序上一致,对烧结参数的生产历史数据进行时序配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和预测综合焦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烧结过程中大成矿的波动周期作为采样周期对烧结参数的生产历史数据进行平均值滤波处理,得到样本数据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立综合焦比预测模型和预测综合焦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过程中大成矿的波动周期为4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60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作物苗情监测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MCU的触摸按键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