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894.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霞;杨向同;周理志;孟祥娟;任今明;袁泽波;宋文文;赵静;袁胥;陈德飞;刘瑞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C09K8/90;C09K8/88;C09K8/588;C09K8/514;C09K8/035;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增稠剂 改性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生物聚合物 高矿化度 低矿化度 绿色环保 增稠性 改性 油藏 羟基 | ||
1.一种高分子增稠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生物聚合物中部分羟基上的氢被基团A、基团B和基团C取代所得到的,
基团A为其中m为0或1,R1为碳数6-16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
基团B为其中R2、R3和R4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且R2、R3和R4彼此相同或不同,X为卤素,
基团C为其中n为1、2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聚合物为黄原胶、韦兰胶、结冷胶、瓜尔胶、羟丙基瓜尔胶、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或蜡质玉米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子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团A的取代度大于0.02,所述基团B的取代度大于0.01,所述基团C的取代度大于0.01。
4.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高分子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采用含有基团A的第一改性剂、含有基团B的第二改性剂和含有基团C的第三改性剂对生物聚合物进行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改性剂为烷基缩水甘油醚或烷基卤代烃,所述第二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叔胺或2,3-环氧丙基季铵盐,所述第三改性剂为一氯乙酸钠、氯磺酸钠或对氯甲基苯磺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
1)将生物聚合物、碱和溶剂混合进行碱化反应,得到第一碱化反应产物;向所述第一碱化反应产物中加入第一改性剂进行取代反应,得到经基团A取代的第一中间聚合物;
2)将第一中间聚合物、碱和溶剂混合进行碱化反应,得到第二碱化反应产物;向所述第二碱化反应产物中加入第二改性剂进行取代反应,得到经基团A和基团B取代的第二中间聚合物;
3)将第二中间聚合物、碱和溶剂混合进行碱化反应,得到第三碱化反应产物;向所述第三碱化反应产物中加入第三改性剂进行取代反应,得到所述高分子增稠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步骤中,控制聚合物、碱和溶剂之间的质量比为1:(0.02-0.2):(5-20),碱化反应的温度为20-70℃,反应时间为0.25-2h。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改性剂与生物聚合物的摩尔比为(0.2-3):1,第二改性剂与生物聚合物的摩尔比为(0.2-2):1,第三改性剂与生物聚合物的摩尔比为(0.2-2):1。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步骤中的取代反应在搅拌下进行,并且控制取代反应的温度为30-70℃,反应时间为2-8h。
10.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高分子增稠剂在采油或油气层改造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8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