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柳香蘑苜蓿风味豆瓣酱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3033.5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卢荣红;王可健;王晨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33/105;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柳香蘑 苜蓿 风味 豆瓣酱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610166653.6、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松蘑苜蓿风味豆瓣酱的制作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以松蘑、苜蓿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松蘑苜蓿风味豆瓣酱。
背景技术
松菇是目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之一。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其生长环境为海拔700到5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林中。松蘑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滑嫩。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虽然也称为松菇,但它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称的松茸不是同一种菌。松菇性味甘、温,松蘑具有强身健体、益肠健胃、止痛理气、化痰、止痛、驱虫、抗癌和治疗糖尿病的功效,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痰多气短、大便干燥。
苜蓿,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无香草气味。 羽状复叶,互生;托叶部分与叶柄合生,全缘或齿裂;小叶3,边缘通常具锯齿,侧脉直伸至齿尖。总状花序腋生,有时呈头状或单生,花小,一般具花梗;苞片小或无;萼钟形或筒形,萼齿5,等长;花冠黄色,紫苜蓿及其它杂交种常为紫色、堇青色、褐色等,旗瓣倒卵形至长圆形,基部窄,常反折,翼瓣长圆形,一侧有齿尖突起与龙骨瓣的耳状体互相钩住,授粉后脱开,龙骨瓣钝头;雄蕊两体,花丝顶端不膨大,花药同型;花柱短,锥形或线形,两侧略扁,无毛,柱头顶生,子房线形,无柄或具短柄,胚珠1至多数。荚果螺旋形转曲、肾形、镰形或近于挺直,比萼长,背缝常具棱或刺;有种子1至多数。种子小,通常平滑,多少呈肾形,无种阜;幼苗出土子叶基部不膨大,也无关节。苜蓿具有清脾胃、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的功效,主治气管炎、贫血、湿热黄疸、尿黄及目赤、肠炎、夜盲、膀胱结石等病症。
胡荽子,果实为2小分果合生的双悬果,呈圆球形,淡黄棕色至土黄棕色,顶端可见极短的柱头残迹,多分裂为二,周围有钱存的花萼5枚。表面较粗糙,有不甚明显的波状棱线10条与明显的纵直棱线12条相间排列。基部钝圆,有时可见小果柄或果柄痕。小分果背面隆起,腹面中央下凹,具3条纵行的棱线,中央较直,两侧呈弧形弯曲,有时可见悬果柄。果实稍坚硬。气香,用手揉碎,散发出特殊而浓烈的香气,味微辣。以籽粒饱满、洁净、无杂质者为佳。胡荽子味辛酸,性平,具有透疹、健胃的功效,主治痘疹透发不畅、饮食乏味、痢疾、痔疮。
红香树为山茶科茶梨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革质,具叶柄。花两性,苞片2,萼片5,革质,基部连合,裂片5,花瓣5,覆瓦状排列,基部稍连生,种子具假种皮,胚弯曲。红香树味涩微苦,性凉,具有健胃、舒肝、退热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肠炎、肝炎。
豆瓣酱是由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造出来的一种发酵红褐色调味料,它是由蚕豆(华南,西南等地用蚕豆,中原,华东地区多用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做成的。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习惯不同,在生产豆瓣酱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精、辣椒等原料,而增加了豆瓣酱的品种,深受人们喜爱。以松蘑、苜蓿为主要原料,胡荽子、红香树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营养保健型豆瓣酱,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松蘑、苜蓿为原料,同时添加胡荽子、红香树开发出一种松蘑苜蓿风味豆瓣酱。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豆瓣酱的一项空白。
一种松蘑苜蓿风味豆瓣酱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预处理:
松蘑预处理:挑选表皮完整新鲜的松蘑,去除表层黑皮,洗净,切成0.5-1厘米的丁状;
苜蓿预处理:取新鲜的苜蓿芽菜及嫩叶,清洗干净,切成0.5-1厘米的碎段;
蚕豆预处理:取成熟蚕豆粒,去皮,清洗干净,制得豆瓣片;
预混合:取适量松蘑丁、苜蓿碎段、蚕豆瓣,充分混合均匀,放入沸水中浸烫1-2分钟,浸烫过程中,适当搅拌,使之受热均匀,待至两分熟迅速取出,用冷水浸泡使之冷却,沥干,制得松蘑、苜蓿、蚕豆混料;
B.中药浆液制作: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胡荽子、红香树,加入原料中药材重5-10倍的水,浸泡2-3小时,再煎煮30-6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3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木耳作配料的米粉类制品
- 下一篇:一种黑豆豆豉及其制作工艺